製造業智慧化呈M型分佈 數位轉型目標出現明顯分歧 智慧應用 影音
Microchip
ST Microsite

製造業智慧化呈M型分佈 數位轉型目標出現明顯分歧

  • DIGITIMES企劃

DIGITIMES事業發展中心副總經理黃逸平。
DIGITIMES事業發展中心副總經理黃逸平。

以往台灣靠ICT硬體出口,創造可觀經濟產值,也幫助台灣將人均年所得推升到2.5萬美元;然而這個所得數字,已載浮載沈整整十年,遲遲未見突破,只因隨著ICT硬體量產、形成規模經濟,讓毛利率節節走低。換言之欲推升台灣人均所得,須思考如何提升價值、擺脫低利潤輪迴。

依各方共識,破除低利魔咒的最佳解方正是製造業智慧化。但在各界多年高喊工業4.0、智慧製造、數位轉型後,實際產生多少影響?這疑問始終缺乏量化參考數據,為此DIGITIMES於今(2020)年3到4月期間進行「台灣製造產業智慧化調查」,回收527份有效樣本,如今正式揭露調查結果。

DIGITIMES事業發展中心副總經理黃逸平指出,根據調查結果,可觀測到幾個主要訊息,包括:台灣製造業智慧化項目導入,較聚焦在具體與短期可看到成效的項目;相較於AIoT與5G等創新科技,製造業者對於公有/私有/混合雲、戰情室與決策平台、IT/OT資訊匯流安全的導入意願相對更高;企業在智慧化投資上出現M型分布。

另外科技業對智慧化的導入程度,更勝於其他類型製造業;顧問業者與SI,為智慧製造方案普及的關鍵夥伴,但因應不同製造業用戶的需求,顧問業者與SI須有不同策略。

金屬機電、科技下游為大宗,貼近台灣製造業分佈結構

黃逸平說,此次針對台灣製造產業所做的智慧化現況調查,綜合篩選2,000家製造業者,並鎖定IT、自動化、企業維運等部門主管,或相關智慧化導入專案負責人進行調查。最終以「金屬機電製造業」回收150份數為最多(佔比28.5%),「科技製造業-下游」以111份居次(佔比21.1%),事實上與台灣製造產業的分佈結構吻合,因而頗具參考價值。

從行業類別來看,各產業的2019年營收範圍以新台幣(下同)1~50億元區間為最多;至於大於300億元的業者,多集中在科技製造業上下游和生醫化學製造業。談到過去一年智慧化項目投資金額,過半數業者的投資金額低於1,000萬元;反觀投資超過20億元的佔比僅0.2%,10~20億元僅0.6%,這些「大戶」多集中在科技產業。

DIGITIMES根據ISA-95標準「企業控制系統階層模型」,將智慧工廠的資訊系統分為五層次,逐層展開調查。有關Layer1~2感測與控制層部份,「機台設備自動化控制」是最受歡迎的選項,已導入比例達55.2%;其次「生產設備聯網與資料獲取」比例為43.6%。

論及Layer3製造管理層,「品質檢測(或瑕疵檢測)」是最熱門項目,已導入比重達44.6%;緊追在後的是「工廠自動化系統(如SCM、MES)」,已導入比例41.9%。接著看Layer4生產計畫與運籌管理層,「倉儲庫存管理自動化」、「生產排程自動化(如APS)」已導入比重較高,依序來到31.12%和29.79%。

至於攸關企業營運E化、產品管理自動化程度的Layer5產品生命週期與資源規劃層,呈現「企業資源整合(如ERP)」一支獨秀局面,已導入比例高達84.82%,比起「客戶管理與市場預測自動化(如CRM)」的33.59%、「產品生命週期管理(如PLM)」的32.64%,都有不小差距。

母雞帶小雞,中心、衛星一起轉型方為正解

談到AI、5G、IoT、數據分析等新科技導入意願,令人詫異的,多數業者表達「無計畫」或「無明確導入時程」,與外界喊得沸沸揚揚的態勢大異其趣。反觀自動化相關之機器人與AGV的導入狀況就踴躍許多,包括工業機器人、協作機器人及AGV,計畫導入與已導入的合計比例都超過四成。此外談及與提升產品開發、營運效益相關的新科技,以雲端服務、戰情室及資安較受歡迎,計畫導入與已導入的合計比重皆大於58%。

受訪者對導入智慧化的追求效益,明顯以內部提升效率為主,譬如提高生產力、良率或改善稼動率與OEE等,高過強化外部之客戶滿意度與夥伴協作。關於阻礙企業導入智慧化的因素,明顯落在「預算與資源不足」與「相關技術人才不足」,故需借重廣義的SI及資通訊服務業者提供奧援,協助引進高CP值方案。

黃逸平表示,從數位轉型四大構面(商模再造、客戶體驗優化、營運效能提升、生態體系建構)來看,「商模再造」為其中最低的;顯見目前製造業傾向聚焦在較具體與短期可見成效的構面,例如客戶體驗優化等。有關創新技術導入,不管AIoT、5G、邊緣運算、大數據分析或AI,受青睞的程度都不高,反倒是「內部架設私有雲」和「IT&OT資訊匯流安全」受到較多支持,此與製造業一直關注其生產程序配方的保密性有關。

更重要的,企業在數位轉型目標上出現M型分佈,也就是持續高投資意願的企業,早已針對內部營運完成基礎數位化,準備進行更積極的數位轉型;低投資意願的企業,還只聚焦在內部數位化。但因為製造業多半具有緊密供應鏈關係,供應鏈間一損皆損、一榮皆榮,故高投資意願的企業應挺身而出,以自身為中心、帶領上下游衛星廠一起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