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XO—工廠流程複雜 IT平台與自用資訊員不可少 研華台灣區製造總廠長江其庭 智慧應用 影音
Event
EVmember

CXO—工廠流程複雜 IT平台與自用資訊員不可少 研華台灣區製造總廠長江其庭

  • 劉麗惠台北

在工廠內部使用資訊平台雖然已經是相當普及的事情,不過,由於多數工廠生產流程都非常複雜,因此,1家工廠要擁有最佳的資訊化平台,以提高生產速度、生產品質以及客戶滿意度,最好可以配置1個高度掌握製造流程的IT團隊。

在企業高度e化的今天,工廠資訊化也必須跟上腳步,因為在工廠建立資訊系統,從大層面來看,牽涉到作業人員是否可以達到資訊互通、以及提升工廠作業效率的目標,從細節來看,則可以透過IT執行報表管理、庫存管理、在製品(WIP)、原物料、成品管理等。

工廠流程複雜 IT平台透明化資訊

以電腦組裝業為例,工廠流程大致上可以分為4大階段,第1為表面黏著(Surface Mount Technology;SMT)製程,第2為插件(DIP)製程,接著為測試組裝製程,最後則是出貨。4個製程看似簡單,其實每個製程又細分為許多繁複的流程。

以SMT製程為例,其流程大致上又可細分為8大段,電路板(PCB)從送板機送出開始,接著要通過錫膏印刷機→高速機→汎用機→焊接(REFLOW)設備→自動光學檢驗機(AOI)→線上測試(ICT),測試通過的成品將被送到暫存庫房。如果工廠在SMT端建設IT平台蒐集資訊,除了錫膏印刷機這一段無法做資訊收集,其他7個階段都依照不同情況進行資訊收集。

SMT有8道流程,DIP則有5道流程左右,從DIP投入→通過補焊(touch-up;T/U)進入後焊、然後進到維修站→通過功能測試(F/T)進入暫存區入庫,再進入維修站。在DIP製程,包括DIP投入、T/U、F/T與維修站資訊都可以利用系統蒐集。

光看SMT製程與DIP製程,其實就已經有點複雜,但是,最複雜的地方在組裝製程。從投入組裝開始,接著進行組裝(ASM)→第1階段測試、安裝主要元件(Key parts)檢查→……→第2階段測試→主要元件檢查→……包裝,大致上有13個流程,從投入組裝開始到包裝過程中,只要上1個流程沒有通過,下1個流程就不可以進行,以確保出來的產品是沒問題的,這些必須透過資訊系統作為控制,才能提高品質。

在上述複雜的流程當中,如果沒有利用IT系統,資訊蒐集工作執行顯得非常瑣碎且耗費人力,因此,絕大多數工廠都已經在工廠導入製造執行系統(MES),只是有些可能在組裝與DIP段導入相關模組,有些則包括SMT端也導入,研華則是已經完成在SMT端的系統導入。在SMT端導入系統蒐集資料,可以詳細追蹤元件被使用在哪幾套工單、完全掌握每一套工單的生產、出貨狀況,如此一來可以滿足客戶未來對產品元件的追蹤。

工廠高度需要瞭解流程的IT人員

由於MES系統已經厲行多年,產品非常成熟,按理說在工廠導入IT系統應該不困難。但是,我卻不這麼認為,前面已經詳細提到工廠流程複雜程度非常高,因此工廠在導入資訊系統時,往往也會發生IT人員因為不懂工廠流程,而使得導入過程變得困難且不易完全滿足工廠需求,例如,如果協助支援的IT人員不懂流程,工廠必須從頭到尾為其進行製造程序教育,不僅浪費時間,該IT人員可能也無法做出最適合工廠的系統。

舉例來說,在組裝製程當中,工作人員通常要具備一個非常重要的觀念,那就是要有主要元件(Key Components)的家族概念,也就是說一個系統裡包含了哪些主要元件,這些細節,對於總公司的IT人員而言其實是非常陌生的,因此,在製作系統時,肯定也會左右躊躇。

由於我非常重視這個問題,因此耗費許多心力尋找對工廠流程領域知識有高度掌握度、並且對工廠作業有高度興趣的IT人,很幸運的研華找到這樣的人才,過程中,當然我也極盡全力要求總公司,接受工廠配置自己的IT人力,而總公司也因為高度重視工廠生產品質,因此目前研華台灣區製造總廠已經配置了4個IT人員。

由於工廠配有高度掌握製造流程的IT人員,儘管工廠資訊系統採取委外建置,但是,IT人員仍然可以針對工廠需求,自行開發出更多細部系統,提升工廠運作的順暢度。(劉麗惠採訪整理)

江其庭
現任:研華台灣區製造總廠長
員工人數:約1,000人?工廠資訊部人數:4人
經歷:華碩電腦課長、凌華科技資深經理
學歷:台灣大學機械學碩士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