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WIFT在台推動金融訊息交換服務平台 協助企業降低跨國交易成本
前言:在全球貿易如此熱絡的時代,許多大型企業在處理大量的海外交易時,得同時仰賴數家網路銀行的協助,才有辦法順利處理龐大的電子訊息交換。如今,環球金融電信協會(Society for Worldwide Interbank Financial Telecommunication;SWIFT)終於將在台灣針對部分「非金融」產業,推出標準化的訊息交換服務和軟體介面,協助企業以更經濟實惠的方式,處理金融訊息交換問題。
環球金融電信協會(SWIFT)是1個金融同業合作組織,為全球208個國家和地區的8,300多間金融機構,提供安全、標準化的訊息交換服務與軟體介面。SWIFT的成員包括銀行、證券交易商以及投資管理人等,而廣義上的SWIFT還包括企業以及支付、證券、債券和貿易領域的市場基礎架構組織。
SWIFT提供其成員安全且可靠的自動訊息交換及金融訊息標準化平台,藉此有效地抑制成本、降低營運風險,並避免將企業資源浪費在不具生產力的工作上,因此,許多非金融、保險、投信業的大企業,如微軟(Microsoft)、宜家家居(IKEA)、奇異(GE)、三星(Samsung)、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等,也陸續成為SWIFT的使用客戶。
更經濟實惠的海外付款方式
根據歐洲1項研究統計,每家跨國企業平均得同時透過5家網路銀行的協助,才有辦法通盤解決所有電子訊息交換問題。企業每年光要支付給網路銀行的費用,就將近7.5萬歐元(約台幣350萬元),然而企業在加入SWIFT之後,每則交換訊息只需收取0.0025歐元的費用,比起使用網路銀行的開銷,大約可折抵約3,000萬則金融交換訊息;對於海外據點眾多、跨國交易量龐大的企業而言,加入SWIFT是1項經濟實惠的選擇。
成長中的亞洲市場
根據SWIFT 2007年報數據顯示,2007年亞太區使用金融訊息交換的成長率已高於美洲及EMEA地區(歐洲、中東、非洲3大區域),其中又以新加坡與日本的成長率最為顯著。以2007年為例,亞太區金融訊息交換的年成長率為26.8%,金融訊息交換總量則高達4.07億筆,佔全球金融訊息交換量的11.6%;光是新加坡的總訊息交換量4,200萬筆,就佔掉亞太區10%的交換量。
目前台灣加入SWIFT的會員銀行已有32家,上線機構也有76家(包含會員身分不列入台灣計算的跨國銀行分行),金融訊息交換總量約3,200萬筆,金融訊息的交換使用率尚低於亞洲各鄰國,由此可見,台灣市場對此種服務的需求量還有增長的空間,特別是在兩岸貿易日益蓬勃發展的時刻,更加令人期待台灣金融訊息的交換使用成長率。
省下IT後端整合手續 有助推廣SWIFT作業標準
SWIFT亞太區域經理林金妙表示,目前SWIFT將針對台灣保險與投信業者,推出金融訊息交換平台服務,日前國泰壽險等企業,也已經在嘗試導入階段。
就現況而言,熟悉SWIFT作業標準的,事實上僅侷限在金融、保險或投信等相關領域。對於熟悉RosettaNet的台灣科技製造業者而言,導入SWIFT看來似乎有利可圖,但若沒有足夠的MIS人力提供系統部署、整合與維護,恐怕也很難真正加入SWIFT的行列。
在台灣,擁有海外據點並具備實際跨國交易需求的中型產業並不在少數,然而MIS人力不足,加上對於作業標準相對陌生,勢必會影響SWIFT在台灣的推廣進度。
為了解決上述困境,SWIFT預計推出無須整合IT後端系統的訊息交換服務,搶攻台灣中型產業市場。林金妙透露,SWIFT預計在10月推出名為Alliance Lite(暫定)的金融訊息交換服務,使用者無須在IT後端安裝任何軟體,只要安插1個特定的USB裝置,再登入SWIFT訊息交換平台後便可使用,可望對有海外付款需求,但又無意連結IT系統與SWIFT平台的中型企業帶來福音。這項服務的計價方式暫訂為每年2,000歐元(約新台幣9.2萬元),每月可交換400筆金融訊息,超過則以每筆1歐元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