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變形化的架構分析與市場觀察 智慧應用 影音
DForum0927
Event

PC變形化的架構分析與市場觀察

  • DIGITIMES企劃

各種觸控筆電的外形設計(Form Factor)與優缺點分析。IHS
各種觸控筆電的外形設計(Form Factor)與優缺點分析。IHS

當今PC廠商為了拯救銷售量日益下滑的窘境,紛紛在產品外型上求新、求改變。在觸控輸入當道的今日,NB產品也紛紛加入觸控功能,造型設計上也吹起變形風,讓消費者可以同時擁有筆電與平板的雙重使用情境…

PC數十年如一日 蘋果引爆PC產業大改變

智慧螢幕將成AIO新戰場: 將有許多廠商會推出內建Android的AIO電腦組合。HP

智慧螢幕將成AIO新戰場: 將有許多廠商會推出內建Android的AIO電腦組合。HP

PC主機也吹變形風,按下超頻鍵,機殼會打開並露出散熱風扇,科技感十足。華碩

PC主機也吹變形風,按下超頻鍵,機殼會打開並露出散熱風扇,科技感十足。華碩

由於Smart Phone (智慧型手機) 與Tablet (平板電腦) 的流行,PC (個人電腦) 不再是資通訊產品的唯一主角。如今Smart Phone功能很多,可以解決許多個人資訊與通訊需求,成為行動商務的利器,而Tablet功能強大,不僅解決大多數使用者在資訊查詢的需求,也成為掌上多媒體娛樂裝置,再加上未來Smart TV (智慧電視) 也將成客廳的娛樂中心,將解決影視大畫面的需求。這些裝置的出現與流行,在在都改變了許多人使用PC的習慣。

反觀流行超過30年的PC,其發展主軸還是圍繞著追求執行速度,因此就算新推出的PC產品,不是追求更高效能,不然就是在外型上做些改變。例如DT (桌上型電腦)主機做得更小、更迷你、或更酷外型,而NB(筆記型電腦)則做得更輕薄、省電、防震、防摔…等等。

只是PC的使用情境,仍脫離不了鍵盤+滑鼠(觸控板)的操作,加上搭載的Windows系統操作模式一成不變,使得PC新品了無新意,在當今市場上面臨了重大考驗。據Gartner統計,全球PC出貨量於2013年第二季跌至7,600萬台,較2012年同期減少10.9%。本季已是出貨量連續第五季下滑,更是PC產業史上最長的衰退期。

為了拯救出貨頹勢,PC產業不得不轉型。為讓PC注入新功能,廠商們在各產品線也做了不少努力,讓消費者耳目一新。

新筆電架構-變形翻轉反折樣樣來

由於觸控輸入當道,系統廠商紛紛為PC加入觸控功能,並設計出不同的組合外型來吸引消費者。以觸控筆電(Touch NB)來說,就延伸出多種Form Factor(外形設計),提供二合一(平板+筆電)功能。從11至15吋都有,分別介紹如下:

傳統型(Traditional): 即採用貝殼式(Clamshell)設計的一般NB,加上觸控功能。好處是設計簡單,壞處是手指觸控螢幕時,螢幕會晃動、不穩定。這類NB代表有宏碁Aspire S7、華碩Vivobook S200/S400、三星Series 5。

抽離型(Dividable/Detachable/Dockable): 即變形設計,螢幕(平板)與鍵盤可以分離。好處是可以單純當平板使用,壞處是售價高、且鍵盤與平板的配重上必須平衡,否則會“頭重腳輕”。這類NB代表有如宏碁Iconia W510、華碩變形筆電系列、三星ATIV Smart PC。

反折型(Foldable): 即面板與鍵盤轉軸可做360度彎曲,可以將螢幕反折到鍵盤後面,當平板使用。好處是當平板時觸控使用穩定,壞處是鍵盤被壓在下面,且轉軸設計要夠強韌才行。此類產品代表有聯想的Ideapad Yoga、Panasonic AX-2/3。

翻面型(Flip): 即面板透過螢幕框架支點作原地360度的反轉,類似桌面鏡/化妝鏡那樣的轉軸設計。好處是當平板時觸控使用穩定,壞處是轉軸較脆弱。這類型的有戴爾的XPS 12。

翻轉型(Twist): 即面板可以左右翻轉,然後放下來與鍵盤成平行。此機構設計早在微軟Tablet PC時代便已出現。好處是這種設計更像平板電腦,但壞處是轉軸設計上較佔空間,且NB模式下螢幕可能容易晃動。用此類設計的有聯想ThinkPad Twist。

滑蓋型(Slide): 即平板設計,底下可以滑出鍵盤,並將螢幕升起。類似早期滑蓋型手機的設計。好處是此設計更像平板電腦,壞處是滑槽較脆弱,機構設計上必須多下功夫,以免返修率高。這類設計的有華碩Slider SL101、LG Xnote Tab-book H160、Sony Vaio Duo 11/13、MSI Slidebook S30。

以上是Wintel陣營在觸控筆電的變形設計種類。反觀蘋果的策略,卻還不急著將觸控螢幕功能放入其Mac筆電系列,頗耐人尋味。

新桌電架構-AIO也搞變形

除在NB市場內建觸控功能之外,各電腦廠商也期望在DT市場搞些新花樣,以求刺激銷售量。由於Windows 8開始支援觸控功能,因此廠商們也花心思想辦法將觸控功能整合在DT PC上,推出Touch AIO,從2、5到10點觸控都有。

Intel認為新一代Touch AIO除了一般直立式設計,還可延伸出三種使用情境,即: Easel Mode (畫架模式)、Lay Flat(躺平模式)、Semi Portable(半可攜式)。這類Touch AIO的產品,有華碩AIO ET2300、聯想AIO A720、Sony Vaio Tap 20等等,主攻Windows 8家用市場。

部分品牌廠商們為了產品差異化,也將NB的變形設計風,延伸至AIO PC,預料此趨勢將成為2013年下半年的主力。如華碩於Computex 2013發表的Transformer AIO,就像是特大號的變形平板電腦,可以當一般的PC使用,也可取下螢幕當平板使用。搭配雙作業系統(Android + Windows 8),讓消費者可以一機多用。

新螢幕架構- 開拓智慧螢幕新戰場

如果新螢幕加了觸控功能,售價需增加100美金,這樣的賣點顯然不足,若再內建Android系統,讓它能獨立運作,這樣就比較有賣點了…。於是廠商開闢了新的市場-智慧螢幕(Smart Monitor)。

“智慧螢幕”,可以視為在觸控螢幕裡面藏了一部Android平板電腦,能開機獨立運作(內建ARM架構CPU、記憶體、快閃記憶體),使用起來像超大號的Android平板(通常是19至27吋)。此外,智慧螢幕具備HDMI的輸入孔,可將家用或商用PC主機顯示卡訊號線接上去,就可以當成一般Windows 7/8電腦觸控顯示器使用,一個螢幕、兩種用途。

對比華碩Transformer AIO,其技術上就是同時提供Smart Monitor(智慧螢幕),加上Smart Dock (等同PC主機)的“全套”PC配備,兩者綁在一起銷售,可說是業界首創的做法。

不過市場人士認為,這樣做售價稍微偏高,市場推廣上有其一定的難度。因此有其他的品牌廠商,嘗試推出“半套”的做法,也就是跳開AIO的產品思維,來推出純Smart Monitor產品,嘗試帶動DT PC的變形風潮。例如宏碁的DA220HQL、惠普的Slate 21、優派的VSD220。

這些推出Smart Monitor的廠商,有些是搭贈個鍵盤+滑鼠,並以AIO的名義來行銷(如惠普),讓消費者感覺好像是買到一台搭載Android作業系統的AIO PC。對公司行號來說,只要接上既有PC主機,就能變成具觸控功能的Windows 8電腦。所以廠商在產品策略上,可單獨販售半套的產品(智慧螢幕+鍵盤+滑鼠),也可加購全套的產品(智慧螢幕+鍵盤+滑鼠+x86主機)。產品布局上可說是比較彈性。

新主機架構-機殼也變形

在主機板廠/機殼商部分,則是大小通吃。小的部分,就是機殼越做越迷你,搭配mini-ITX等級的主機板,來做成cube型、便當型(可掛載於螢幕後面)、或機上盒型的PC Case(機殼)、Barebone (準系統)或PC System(電腦主機)。如Intel的NUC。

在大的部分,則針對超頻、電競玩家需求而來設計出酷炫造型的機殼,具備組裝性、擴充性、散熱性佳等特色,甚至玩起變形風。如華碩ROG Titan系列的頂級遊戲PC主機,除了內裝頂級之外,外殼也有玄機。當玩家按下機殼上的超頻鍵時,機殼兩側以及後方會開啟,並露出前6後2的風扇(共10組風扇),有助於系統整體的散熱。以呈現後PC 時代的科技感與現代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