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型手機退燒 穿戴式裝置接棒開跑 智慧應用 影音
太陽誘電microsite
Event

智慧型手機退燒 穿戴式裝置接棒開跑

  • DIGITIMES企劃

HTC推出VIVE虛擬實境頭盔,冀望能夠扭轉智慧型手機持續下滑的窘境。圖片來源:HTC
HTC推出VIVE虛擬實境頭盔,冀望能夠扭轉智慧型手機持續下滑的窘境。圖片來源:HTC

過去幾年成長率均高達雙位數的智慧型手機,在低價產品大行其道下,消費市場已呈現逐漸飽和狀況,即便在新興市場銷售量仍然大開紅盤,但整體成長速度已呈現大幅減緩趨勢。根據Gartner最新公布的研究報告指出,2016年全球智慧型手機銷售量估計約為15億支,僅較2015年成長7%,是有史以來首度出現個位數成長的年度。箇中關鍵,在於新舊手機之間的功能與運算能力沒有太大差異下,若沒有殺手級應用服務出現,未來3年光是亞太地區便有多達1.5億使用者沒有升級的意願。

Gartner研究總監Ranjit Atwal表示:「過去全球經濟衰退的困境,並未對智慧型手機銷售量的帶來影響,但此種情況已有明顯改變,2016年大陸和北美地區的智慧型手機成長率分別僅為0.7%和0.4%,正式宣告全球智慧型手機二位數成長的時代已經結束。」

Gartner指出2015年全球出貨量已達2億3,200萬台,預測2016年將賣出2億7,460萬台穿戴式裝置,年成長率將達到18.4%。

Gartner指出2015年全球出貨量已達2億3,200萬台,預測2016年將賣出2億7,460萬台穿戴式裝置,年成長率將達到18.4%。

Acer為瑞士維氏腕錶(Victorinox)旗下的INOX系列手錶,打造專屬智慧配件-Cybertool,讓傳統手錶也可以獲得智慧功能。Acer

Acer為瑞士維氏腕錶(Victorinox)旗下的INOX系列手錶,打造專屬智慧配件-Cybertool,讓傳統手錶也可以獲得智慧功能。Acer

資訊廠商求翻身  紛紛跨入新領域

在智慧型手機進入成長停滯期,高單價手機銷售量暴跌的狀況下,潛力無窮的穿戴式裝置,反而成為各家廠商亟欲爭取的新商機。以受到個人電腦出貨量大幅下滑衝擊的Acer為例,便為瑞士維氏腕錶(Victorinox)旗下的INOX系列手錶,打造專屬智慧配件Cybertool,讓傳統手錶可以享有智慧型功能,如在危急情況下配戴者只需按下兩個按鈕,便可啟動智慧腕錶中的「Help」功能,將所在GPS位置訊息傳送給預設的三組聯絡人。

儘管各研究機構對穿戴式裝置的定義有些差異,但在出貨量均呈現連年成長的趨勢,依照Gartner統計資料顯示,2015年全球出貨量已達2億3,200萬台,預測2016年將賣出2億7,460萬台穿戴式裝置,年成長率將達到18.4%,總體營收將為287億美元。其中,智慧手錶將占到115億美元,關鍵在於應用情境明顯,又能與智慧型手機連動,能夠帶給消費者更多樣化的使用者體驗。至於智慧腕帶、智慧服飾、胸部扣帶、運動手錶與其他健身監測器,則因美國職場推行各項保健計畫(wellness programs)的影響,整體出貨量也非常驚人。

Gartner研究總監Angela McIntyre認為:「在蘋果發表Apple Watch帶動下,全球智慧型手錶至自2015到2017年將會有48%成長,2019年整體營收上看175億美元,是所有穿戴裝置中最具營收潛力的商品。只是智慧手錶出貨量雖然將創下新高,但受到電池壽命無法突破,以及螢幕過小等等缺點,不過短期間內普及程度仍將遠低於智慧型手機。」

穿戴裝置應用面向廣  結合健康監測後市看好

早自1960年代開始,全球科學家便投入穿戴式裝置的研發,只不過受到技術與材料上的限制,許多概念商品的體積都非常巨大,幾乎完全不具可用性,但卻也為現今穿戴式裝置發展勾勒出發展藍圖。因此,在許多美國影集、好萊塢電影中,都看到能顯示影像與通話能力的頭盔、具備通話能力的手錶,如1980年代風靡全球的霹靂遊俠影集,男主角即是配戴著具備定位、通話等的智慧型手錶。

若從產品應用情境進行區分,工研院IEK中心認為穿戴式裝置可以分成5種基本類型,首先是具備近眼顯示器之眼鏡型穿戴式裝置,如智慧眼鏡、智慧虛擬實境頭盔等;其次則是可顯示簡單資訊之手錶型裝置,以通知、提醒為主要功能;第三種則是與衣服整合的穿著型電子紡織品,如衣物、圍巾、手套等;第四種則是能附掛在消費者身上的配戴型智慧裝置,如手環、腰帶、頭帶、戒指、耳環等。最後一項則是結合生物科技,能黏貼固定在人體表面的貼附型裝置,如電子皮膚、電子隱形眼鏡等等。

工研院產業經濟與趨勢研究中心主任蘇孟宗指出,依照穿戴式裝置的特性不同,應用領域也有很明顯差異,智慧型手錶以資訊、娛樂應用為主,以提供溝通、資訊應用、娛樂、生活應用為主,智慧腕帶或運動手錶則主打運動健身、健康促進為主。而配戴型裝置則是為安全與保全設計,能在人身安全面臨挑戰時發出警報,至於穿戴型頭戴裝置,則以危險性較高的軍事、工業應用為主。而訴求與生物科技結合的電子皮膚,自然是為醫療與健康照護的最佳解決方案。

傳統鐘錶集團投入  智慧手錶百家爭鳴

儘管智慧型手錶問世至今已經多年,但直到Apple Watch於2015年4月在全球市場開賣後,才帶動消費者購買智慧型手錶的意願。Apple Watch受惠於品牌知名度,加上功能創新、外型質感具有獨到之處,2015年出貨量約達900萬支,順理成章取得73%左右市場佔有率,第二名則為三星電子的19%,其他品牌則瓜分剩餘的8%市場。

儘管智慧型手錶出貨量有大幅成長,但離傳統手錶市場每年12億支的規模仍然有很大差距,不過瑞士手錶製造集團並沒有忽略此威脅,其中Swatch已經預定在2016年推出智慧型手錶,且將會涵蓋奢華到低價多種機種。至於MONDAINE、Alpina、Frederique Constant與TAG Heuer等傳統鐘錶集團,均亦宣布將推出不同類型的智慧手錶,避免邁入Nokia手機的後塵。

有別於訴求拍照、通話功能的智慧型手錶,主打健身、可偵測生理數據的智慧手環或運動手錶,因能夠讓企業、保險公司掌握員工身體狀況,民眾亦能記錄自身運動量等資訊,已經被視為未來明日之星。以Fitbit Blaze健身手錶為例,便主打能自動判別配戴者的運動類型,可提供用戶免費運動訓練指導,而Withings 的Fitness Tracker Go,亦具被自動識別用戶運動功能,能在E-ink電子紙上顯示運動完成狀況之餘,同時延長電池的使用壽命。

McIntyre認為:「在市面上眾多穿戴式健身裝置中,運動手錶將是少數能維持平均零售價的產品類別,因為其使用介面、功能以及耐用度,皆是專為各類運動人口的需求量身打造,非常適合用於慢跑、單車以及潛水領域之中。特別是在感測器與分析技術將不斷進步下,後續內建的功能將會持續增加,自然能說服消費者花費購買高單價的商品。」

AR、VR裝置夯  發展潛力驚人

而近來聲勢高漲的智慧眼鏡,則同樣是智慧型手機業者為擺脫營收下滑,而極力發展的新產物,目前應用面向可以分成三類,分別可在虛擬畫面裡作真實動作的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VR),以及在真實畫面上放虛擬內容的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AR),以及把真實畫面進行調整的中介實境(Mixed Reality;MR),其中微軟、Intel、Google均押注AR平台,Facebook、HTC則主攻VR平台。

蘇孟宗表示,現今虛擬實境頭盔兩種發展趨勢,第一種是以Android OS為主,具備通用APP、價格低廉的優勢,第二種則是以X86 OS為核心,有運算效能快的特性。儘管兩種發展趨勢各有優缺點,不過後續應用面都相當看好,均非常值得台灣廠商投入。

受惠於手機晶片效能不斷進步下,搭配低階虛擬實境頭盔使用所需的硬體元件,一般智慧型手機都均已具備,僅管各機種的規格不盡相同,但已能提供一般水準的體驗效果,加上具備成本較低的優勢,所以中低階VR應用市場潛力絕對值得專注。而中高階的專用頭盔與軟體,儘管有價格昂貴且軟體資源較為欠缺的問題,但因能夠提供叫好的影像效果,非常適合應用在特殊領域之中,後續衍生商機也會非常驚人。

關鍵字
議題精選-COMPUTEX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