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未來黃金十年的IoT爆發性市場契機 智慧應用 影音
vishay
ST Microsite

掌握未來黃金十年的IoT爆發性市場契機

  • DIGITIMES企劃

廣達電腦技術長張嘉淵開場致詞提到,廣達很早就朝雲端/IoT產業轉型,以雲端大數據結合人類演算法、機器深度學習的AIOT裝置,可以突出重圍。
廣達電腦技術長張嘉淵開場致詞提到,廣達很早就朝雲端/IoT產業轉型,以雲端大數據結合人類演算法、機器深度學習的AIOT裝置,可以突出重圍。

物聯網已被視為下一波人類大事件,各市調機構更預估到2025年,全球有超過500億聯網裝置,形成11兆美元的市場規模。DIGITIMES特於6月2日於台北國際會議中心舉辦2016「物聯網技術暨智慧雲端應用論壇」,邀請IoT產業先進,暢談未來IoT市場的發展趨勢與軟/硬/雲解決方案,吸引數百位產業代表/研發人員參與。

從廣達轉型  看IoT的挑戰與市場機會

台下來賓聚精會神 聽台上講師分享其公司的物聯技術與服務模式。

台下來賓聚精會神 聽台上講師分享其公司的物聯技術與服務模式。

IoT是個成長潛力龐大但相當複雜、多元且零碎分散化的市場,一個好的IoT產品,來自後面一個龐大的IoT產業價值鏈。

IoT是個成長潛力龐大但相當複雜、多元且零碎分散化的市場,一個好的IoT產品,來自後面一個龐大的IoT產業價值鏈。

廣達電腦(Quanta Computer)技術長張嘉淵開幕致詞中,指出廣達看待IoT是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而不單單是聯網物(Things of Internet)。整合「Internet」上的軟體應用與「Things」的硬體創新,才能打造全新的服務與商業價值。

以往PC時代,用戶是使用鍵盤與滑鼠,來與網際網路互動;智慧手機、平板電腦時代,使用者改以觸控(Touch)來互動;而IoT裝置既無鍵盤也沒滑鼠,必須用語音辨識,或其他像手勢(Gesture)來做來開啟、控制。不同階段有不一樣的人機對話技術,我們要定義對不同的IoT裝置,推出對應的Internet服務。

過去我們有許多存放在Facebook、Amazon的資料是使用者產生的,但現在是IoT裝置/機器所產生的資料,由雲端與Things之間的互動,進行大數據分析,進而由Internet推出應用服務與商業模式。在這個世界不同人有不同需求。像醫院病人需要更多遠距照護(TeleHealthcare),在不同的階段需要不同的裝置,去支援或強化他們的日常生活。這正是製造IoT裝置與服務應用環境這麼複雜的原因。

IoT好處是這邊沒有所謂主導性的產業標準,對全世界的新興年輕的SaaS公司而言,是個很開放性的產業機會。另一個我們要考量的是如何適應(Adopt)用戶,更多機器學習像是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技術,可以透過開發的類人類演算法,從所有的資料搜集中取得效益,這也就是為什麼人工智慧物聯(Artifical Intelligence Of Things;AIoT)比以往越來越重要。

像Google在Google I/O開發者大會中,展示了他們以自然的人類語言來溝通的介面控制技術與相關的網路服務。相同的事也發生在Amazon與Apple,他們用不同類型的語音介面,跟他們的服務互動。PC不再是唯一提供網頁服務的入口(Portal),更多應用程式的觸發,環繞在我們想像得到的裝置,這是一個新的紀元,它需要不同型態的想像力、創造力與創新力讓事件成真,人們找尋殺手級應用——它就是IoT。

像廣達這樣的大公司,一個月就生產數百萬電腦相關組件,但現在要做IoT,也許每個月只是1~2K的量;即便可以這樣做,生產預測計畫、投資與研發代價、如何協調你的供應鏈,正是許多物聯網的挑戰。但我們討論的不是由某個市場曲線,典範轉移到另一個市場曲線,而是很多的市場曲線,我們現在還不知道這樣的曲線還要持續多久,還好在今天的DTF物聯網論壇中,大家會聽到許多新的技術,可以啟動新的IoT產業生態價值鏈。

另外我要說的是未來非常複雜,沒有人可以預測未來。中國易經有句話「見群龍無首  吉」,每一個參與論壇的來賓,你都有機會成為未來的英特爾、Google、Amazone。對廣達來說,IoT不只是字面上的Internet of Thing,I應該是Innovation,也就是一切未來事物的創新(Innovation of Things)。如果像廣達這種剛要轉型的企業,是你認為可以借鏡的好範例,您就是未來的廣達,一切只取決於你的策略、產業生態、創造力、你所擁有的團隊。

賦予AI智慧與感知的晶片/矽智財方案

聯發科技(MediaTek)副總經理暨物聯網事業部總經理徐敬全,指出不僅是手機晶片,有1,600多種產品內含MTK的感測、處理與聯網等技術。聯發科積極開發AI人工智慧與深度學習技術,辨識率極高且能應用於ADAS、UAV無人機與Robotic等。與客戶合作穿戴式平台、智慧家庭遙控器、車診斷模組等,並推廣MediaTek Lab,幫助IoT生態系的新創團隊/公司能順利的走向商轉。

邁威爾科技(Marvell)物聯網產品總監Amy Wong女士,指出Marvell提供整合低功耗高運算效能處理器核心、感測聚合(Sensor fusion)與多媒體處理的硬體加速電路的IAP220 SoC,應用於家庭自動化,工業和穿戴裝置的嵌入式裝置套件。IAP平台提供完整矽晶片與軟體解決方案,能快速應用於各種智慧家庭、工業、穿戴等IoT雛型產品。

戴樂格(Dialog)半導體產品行銷經理Wei Tong,提到Dialog公司提供各種超低功耗的無線SoC產品組合,SmartBond節能IC產品家族,包括DA1458x與DA1468x系列。DA1458x整合了PMU、DC-DC、LDO單元,可應用於(近距感應標籤)、Beacon、智慧按鈕、可拋式裝置等等。DA1468x具備「按需處理」,銀行級安全性,為電池與系統電源管理的最佳IC方案。

益華電腦(Cadence)副總裁石豐瑜指出,未來2030年整車成本超過50%為車用電子,其IC設計將面臨的老化、先進製程漏電增加、雜訊、運算密集度提升的問題。Cadence車載電子的設計流程工具,符合ISO 26262的規範。IP(智財)方面也遵循AEC-Q100 Grade 2的功能安全性安全性標準。獲得全球前十大車用電子IC客戶採用。

讓IoT裝置互連互動的幕後推手——雲服務平台

通用移動電訊(GMobi)執行長吳柏儀,汽車需要OTA機制作為事前預防、改進/提昇效能與事後彌補。Gmobi從開始做手機OTA,延伸到穿戴式裝置、IoT、零售業POS機與醫療照顧,未來5~10年內規劃對汽車提供OTA服務。其汽車OTA平台,以差分封包、數位簽章加上可回溯的安全機制,支援ECU與類Unix系統韌體的更新,並與趨勢科技合作,從汽車安全、私有雲到閘道器途徑的防護。

香港商艾拉物聯網路(Ayla Networks)全球銷售服務副總Michel J. Maeso提出, 其雲端服務平台技術,確保IoT裝置端對端組態、彈性、企業等級的安全防護與涵蓋全球的雲服務。已成功的應用於Brink’s Home Security公司的數位門鎖,Glen Dimplex公司的CONNEX智慧電暖爐, Hunter公司的智慧懸吊風扇等實際案例。

物聯智慧(ThroughTek)業務暨市場開發經理Kenny Wu先生提到,成立2008年7月的物聯智慧,以蘭嶼原住民達悟族「牽手」語意的Kalay雲服務平台,提供超過50家、180個IoT SoC晶片的互連技術支援,與千萬個聯網服務胃納量,建構點對點的智慧家居與物聯應用服務。目前有海康、Swann、小米、豪威、陽光照明、新光保全與聯詠等合作廠商。

遠景科技(Exosite)台灣營運總監Dominic Cope,指出成立於2012年的遠景科技,提供類似堆積木的可DIY IoT模組化方案,降低客戶面對管理層、裝置層、通訊層、基礎層與使用介面的額外花費。目前已成功的應用於GENIE公司遠端遙控鐵門、俄國QUARQ腳踏車等成功案例,協助業界跨越物聯網的鴻溝。

為IoT逐夢踏實  新創業者心路歷程

悅睿科技(JUMPY)創辦人張愛群,提到Jumpy Plus第三代兒童智慧手錶,從雲端通訊協定到相關Apps都自行開發且編碼傳送。兒童透過智慧手錶夠互加好友,可聯繫到親戚、朋友、家人、小孩;家長透過歷史追蹤,掌握過去一週孩童通聯記錄、移動範圍、運動狀態、行為分析。悅睿成功獲得群募與國發會天使基金挹注,朝建構兒童的IoT控制中樞目標邁進。

極趣科技(GeStream)張經理指出極趣科技擁有各種機器人的機構、互動感測、無線通訊技術解決方案,並掌握自主研發製造耐用度高的伺服馬達組件。教育機器人BeRobot具有數百種型號,多樣化外接的感測模組,還可外接針對Arduino、RaspBerry Pi等控制板。有100多個學校參與教育培訓。每年參加20多個國際競賽,獲得金氏世界紀錄最小教育類機器人殊榮。

IoT硬體、軟體與雲端需整合一條鞭

IoT必須從前端感測層、網路層與應用層,串連雲端伺服器硬體與軟體的整合,輔以大數據分析與雲端運算機制的完備;如何在這種極分散/碎片化市場,做好明確定位,並且積極與各上下游廠商做垂直應用與跨業合作,以提供消費端IoT裝置的新應用體驗,將會是台灣業者扭轉思維、策略,積極見真章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