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醫療加速改善醫療產業 智慧應用 影音
蔡司
參數科技

智慧醫療加速改善醫療產業

  • DIGITIMES企劃

各大醫院紛紛引進手術機器人,已成智慧醫療技術的典型代表(Wiki)。
各大醫院紛紛引進手術機器人,已成智慧醫療技術的典型代表(Wiki)。

為了能夠強化醫病溝通,提供更好的醫療照護品質,用相對更低的成本有效治癒病症,許多資訊科技包括雲端、遠距、大數據及機器人等,都已大量應用於醫療領域。尤其是偏遠地區的病患監測服務、行動照護(mHealth)科技的需求大增,配合越來越多政府組織在法規面的鬆綁,都已帶動智慧醫療全球市場的成長。

根據P&S Market Research的統計,2014年全球數位醫療健康市場總規模為553.32億美元,2015年至2020年的年複合成長率將為21.4%,成長動能就是來自於先進的智慧醫療及照護系統的需求,以及相關業者的投資。

為抓住龐大的商機,相關企業積極投入研發新技術。如Zillion集團發布的數位保健技術平台,專注於即時視訊諮商,讓用戶進行一對一,或一對多視訊即時面談會議,以及網路影片播放時刻表和點播服務,搭配內容傳輸、訊息互動、課程安排、提醒和數位化人力管理、資料分析和目標追蹤等功能,將內容和服務轉換成數位產品,讓醫療創新者可以專注改造照護方式,同時也讓人們更能管理自我健康狀況,並藉此發揮智慧醫療的潛力。

如UnitedHealth Group的Real Appeal個人減肥互動計畫,就是藉由就利用Zillion提供的技術平台,提供互動、教育和娛樂規劃,包括每週線上互動電視廣播系列節目、集團討論和現場教授等,截至2015年為止,該計畫參與者已超過100萬人,2016年估計將有額外的50萬人加入。

遠端視訊及遙控對醫療服務幫助大

智慧醫療技術也為許多缺乏醫療資源的國家及地區,如印度帶來相當大的助益,以遠距醫療(Telemedicine)為例,在有經驗醫師較缺乏的偏遠地區,就可讓外地醫師透過遠端視訊,對病患進行看診及診斷的服務,如匿名遠距醫療平台Lybrate提供線上醫療服務,包括問題諮詢、預約醫生和健康知識。

未來甚至可能透過遠端遙控方式,透過手術機器人幫助當地病患進行手術。事實上,手術機器人的創新並非來自醫界,而是遙遠的外太空。70年代,NASA(美國太空總署)在執行太空任務時,就設想太空人萬一需要緊急手術時,可以讓醫師藉著遠距視訊操縱機器人手臂,就是機械手臂技術的起源,同時也造就今日的手術機器人產業。

80年代晚期,美國國防部也想利用遠距機器人手術,來替在外打仗的美國軍人治傷,除了提高軍醫的人身安全外,也可降低戰地醫務的成本,這項技術最後轉到Computer Motion公司,並在2003年被直覺手術(Intuitive Surgical)購併。直覺手術同時也長期與史丹佛大學合作,將外科醫師操刀的直覺,與精準的機械動作結合,將手術機器人的活動都記錄在雲端,耗材也統一由總公司控制,客戶動向一清二楚,野將手術機器人推向另一個高峰。

不過,手術機器人目前仍無法應用於遠端醫療上,因為遠端操控過程出現的延遲(latency)問題仍必須先解決,才能讓手術機器人技術能夠應用於遠端醫療領域。

因此,遠端醫療科技的應用領域,仍是以能讓醫師和病患得到更有效率的溝通方式為主,各種新技術也因此應運而生,其中包括互動健康醫療App。

如蘋果醫療研究專案ReseachKit的遠距健康應用程式CareKit,主要是針對帕金森氏患者所開發,使用者可在iPhone中輸入相關資料,以了解目前接受的療程的效果,如透過CareKit可將個人健康資料同步傳送給醫療人員,醫院方面則可直接在CareKit上檢視和調整療程,使用者也可選擇傳送給家人,讓家人得知自己目前的健康狀況,傳送的資料內容可讓病患自由選擇。

數位語音、3D列印及電子病歷應用浮現

而已經用來操控手機的數位語音助理技術,也已開始應用到醫療服務上。如印度匿名醫療平台Lybrate,讓使用者可以跟10萬多位線上醫生互動,這項服務就擁有自己的語音助理系統,以便用戶徵詢醫療建議,任何對這項服務感興趣的使用者,皆可將Lybrate聊天機器人加入Facebook Messenger聊天列表,不收任何費用,就像跟Facebook好友聊天一樣方便。

Lybrate不僅給予醫療建議,還會提供醫療新知,還會出考題測試用戶的醫療常識,如病患可能會忽略的症狀,以提升用戶對於各種醫療議題的憂患意識。更重要的是,用戶在平台上的任何互動,都在匿名的情況下進行,以鼓勵民眾談論羞於啟齒的健康問題。

3D列印技術也已出現在醫療領域,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健康科學中心(Center for the Health Sciences)已研發出用3D列印打造的人造骨頭、DIY塑膠手與手指等等,成本比傳統修補器材便宜許多。3D生物列印技術更可打造皮膚、血管、氣管夾板、心臟組織等,甚至已有研究人員正研究如何用3D列印心臟和腎臟。

根據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網站報導指出,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先進內科手術及介入技術中心(Center for Advanced Surgical and Interventional Technology;CASIT)正試圖將這些新科技導入手術房,讓外科醫生可透過CASIT與生醫工程師合作,找到新的醫療介入解決方案。

CASIT旗下部門包括一座機器人中心、電信中心、電腦模擬中心、以及整合操作室,主要目標是讓醫療照護更大眾化,加速將科學研究實踐至實際醫療工具的過程,且找到適當的廠商生產這些工具。

如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心臟科醫師正探索如何利用3D列印技術,來協助先天性心臟病孩童與嬰兒的治療作業。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醫學研究人員也正研發穿戴式工具,提供醫師所需的病患資訊,可協助心臟手術後復原工作和中風治療。

病患未來只要攜帶設定好的平板電腦與無線數位感測器回家,量測體重、脈搏與心跳時,數據就會自動傳送到護士手中,護士再利用平板電腦進行視訊通話,與病患討論復原狀況與觀察病患情況。若出現數據異常,像是心律異常、肺部問題、水腫等情況,電腦也會直接通知院方,以減少再次住院情況。

根據杜克大學醫療中心(Duke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資料,在美國約20%的心臟手術病,會在出院30天後又得重新住院,而參與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實驗的病患當中,僅6%需要回去住院觀察。

此外,新式感測器也能記錄消化道的振動頻率,協助醫師提供病患飲食方面建議。腳踝感測器則可記錄動作速度與類型,讓電腦分析病患日常行動的質與量。有了這些資料,醫生將能透過遠距醫療健康服務、行動醫療健康應用、穿戴式生物感測器、社交媒體等工具,更有效協助病患順利度過療程。

電子病歷系統更是醫療服務走向數位化的關鍵,包含病患個人資料、病史等,還能整合不同來源的病患健康資訊,雖然導入成本高,且短期難見成效,但隨著大數據技術的不斷演進,不管是蒐集、傳輸、儲存及分析的技術都有非常長足的進步,也讓電子病歷可以發揮更高的價值,也因此成為推動智慧醫療的關鍵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