藉由基因變異快篩 實現血癌精準醫療
綜觀台灣血癌病例,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是發生率最高的一種類型,每年約有800新增病例,此類病患的白血病細胞中,有許多基因突變,與血癌發生可能有重要關聯;因此若能藉助基因變異快篩,將有助於實現血癌精準醫療。
台大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田蕙芬指出,有關急性白血病的治療模式,不外是化療治療、造血幹細胞移植與標靶治療等三項,基本上以化療為主,但會引發胃腸道不適、黏膜發炎、發燒、感染、出血、掉髮等副作用。
欲實現血癌「個人化醫療」,有三個重要構面,包括根據風險而調整治療策略,微量殘存疾病(MRD)的監測,以及標靶治療。論及箇中重要的「根據風險而調整治療策略」,必須先依據AML病人的風險,含括年齡、白血球數目、染色異常、基因突變、微小核糖核酸(miRNA)及基因表現等等因子,進行風險分級,而分級過程中涉及的技術項目甚多,例如透過即時RT-PCR或mRNA晶片來判別基因與微小核糖核酸表現,或是以Sanger基因直接定序法或次世代基因定序法(NGS)來判讀基因突變。
經研究發現,藉由基因突變可預期病人存活之長短,若帶有CEBPA或NPM1突變,但無FLT3-ITD的病人,有較長存活期,便屬於好的基因型。因而需要整合多個基因突變的計分系統,作為危險分級依據,比方說NPM1突變但無FLT3-ITD、或有CEBPA及IDH2突變,算是好的預後因子,至於TP53突變,或年紀大、白血球數高、壞的染色體異常,及DNMT3A、WT1、RUNX1、SF突變,都是壞的預後因子,經判定風險愈高的病人,即需加強治療強度。
以造血幹細胞移植而言,經由研究發現,病人若帶有好的基因型(如NPM1突變但無FLT3-ITD),無論有沒有做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成果都相差無幾,因此在第一次緩解時,無需做造血幹細胞移植。反觀病人如果帶有壞的基因型,則會出現明顯成效,因此建議此類病人應在第一次緩解時接受造血幹細胞移植。
至於利用微矩陣晶片,可同時分析大量的基因及微小核糖核酸的表現,現今已產生重大研究成果,包括了成功利用「三個微小核糖核酸的表現」預測病患的預後(治療後存活率),成功利用「十一個基因的表現」預測病患的預後,以及首度提出「NPM1基因突變」會破壞血癌細胞中正常之「基因調控網路」。
田蕙芬表示,前述的演進過程,與基因體大數據分析息息相關,只因大數據分析像是「大海撈針」,有助於加速找出最重要的預測標記,大幅提升臨床應用性。
舉凡將微小核糖核酸的預測標記從數百個降為3個,導致檢測費用從約2萬元減至2千元、檢測時間降為2?3小時,乃至將基因表現的預測標記從數萬個降為11個,導致檢測費用從約2萬元減至6千元、檢測時間同樣降為2?3小時,對血癌病人可謂巨大福音,根據這些風險因子選擇最適合病人的治療不但可改善病人的存活,也可減少治療帶來的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