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續擴車用產品線 2023年有望貢獻千億元營收 智慧應用 影音
TIS 2024
Harting

鴻海續擴車用產品線 2023年有望貢獻千億元營收

  • 杜念魯台北

鴻海電動車產業發展,將持續拓展北美布局。李建樑攝
鴻海電動車產業發展,將持續拓展北美布局。李建樑攝

鴻海15日舉辦法說會,除了公布2022年營運成績,董事長劉揚偉也宣布2023年營運六大主軸,從ICT產業發展到ESG的推廣,都是發展重點。

ICT產業發展上,將強化創新並連結新事業,劉揚偉表示,鴻海旗下事業群已陸續投入電動車相關領域;2023年除了在聲學領域會有很大進展,也會把握AI伺服器商機。

針對電動車產業發展,劉揚偉表示,將擴張北美布局,同時全面和傳統、新創車廠合作。2023年將有新的電控和感測器產品線,以及電池芯和電池包測試驗證;至於自駕牽引機整車和換電電池模組,預計在俄亥俄州廠區生產。

不僅在北美市場動作頻頻,劉揚偉表示,將持續擴大電動車的客戶基礎、深化供應鏈合作的良性發展,並預告2023年會有新的零組件和整車組裝,挹注相關營收。

劉揚偉重申,鴻海在電動車產業的發展目標,是成為世界一流的設計與製造服務商,目前朝目標穩定前進,而2025年要創造新台幣1兆元營收的目標沒有改變。

至於外界關心的量產能力與客戶結構部分,劉揚偉透露,除了3月美國將量產牽引車外,Model C在2023年第4季後半也要陸續交車,至於泰國廠也在建設中,且與傳統車廠均持續洽談。

劉揚偉指出,鴻海與傳統車廠間已經有零組件相關的生意往來,這也是2022年就有近200億元營收貢獻的原因,2023年也會持續發展,範圍除了既有的電子件、機構件,還會有電池、電池芯、電池包的新合作。也就是除了整車組裝,鴻海也可以為傳統車廠提供零組件,這也是重要的營收來源,也因此墨西哥廠持續有擴建規畫。

劉揚偉也提到,車用零組件的貢獻,希望從2022年的新台幣200億元,2023年發展至500億~1,000億元的規模。

至於和電動車息息相關的電池研發,劉揚偉強調將持續推進。其中,位於高雄的和發電池中心預計2023年第4季進行第一條線試車;至於提供電巴使用的LFP電池芯,也預計2024年第2季量產。

另外,威斯康辛及俄亥俄州廠也都會有電池相關規畫。俄亥俄州廠以電動車為主,因此會與電池包相關,威斯康辛州廠則鎖定新能源相關應用,所以除了電池包,還可能與電池芯有關。

半導體產業發展上,會推動全球布局以及夥伴合作關係,在SiC方面,產品及先進封測布局進展順利,因此2023年會聚焦在客戶開發、量產準備,以及上下游供應鏈合作。

至於化合物半導體方面,目前車用晶片的開發軟/硬體平台已建立完成,2023年將全面導入到進行中的車用MCU/SoC晶片開發設計與驗證。

軟體布局方面,會建立車聯網基礎設施,持續和合作夥伴開發智慧座艙、EEA架構和各項軟體解決方案,同時加強車聯網基礎建設,投資發展車用平台HHEV.OS,實踐軟體定義電動車的目標。

另外,也將布局AR眼鏡內容與應用,掌握新應用與技術帶來的成長機會。

面對政經情勢與客戶要求,鴻海仍會進行全球布局,劉揚偉特別指出,在最適化產能布局上,透過廣泛的全球布局優勢,和客戶攜手合作,以產能最適化的原則在全球各地布局。

針對新興產業推動的BOL模式,也會持續拓展新市場,攜手各國政府打造具有韌性的供應鏈,創造經濟成長動能。劉揚偉也透露,2023年鴻海將分別在美國、墨西哥、越南、印度、泰國及中國等地持續投資。

最後,也是呼應「永續經營=EPS+ESG」方程式,劉揚偉表示,在ESG方面,除了主管績效將與ESG連結外,也會制定更完善的勞動規章,將修訂行為準則以及擬定責任標準,並公布鴻海勞動人權專章,成為業界領先標竿。

同時,劉揚偉也提到日前與中華開發資本(開發資本)共同籌設綠能投資平台,表示要擴大海內外參與再生能源、儲能等相關投資,帶領鴻海供應鏈進行能源轉型升級。


責任編輯:游允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