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重返晶圓代工 張忠謀:台積已與400個夥伴共舞 智慧應用 影音
DTResearch
DWebinar0911

英特爾重返晶圓代工 張忠謀:台積已與400個夥伴共舞

  • 陳玉娟台北

張忠謀再次說明,政府在台積電成立過程中扮演的角色。李建樑攝
張忠謀再次說明,政府在台積電成立過程中扮演的角色。李建樑攝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與《晶片戰爭》作者 Chris Miller 針對「全球晶片競爭與台灣的關鍵實力」進行對談。

Chris Miller認為,全球半導體供應鏈已分為中國與其他國家的兩極分化,張忠謀更是首度表示:「我同意供應鏈兩極化趨勢,此外,美國祭出相關晶片法案政策,讓中國發展腳步緩下來,我支持這樣的方向,我支持美國政策。」

Miller一開始提問,創建台積電時,預期之後的十年、二十年會有什麼結果?張忠謀則表示,1987年建立了台積電,當時只希望公司可以活下來,我不想讓政府失望。

因為政府當時給了台積電半數的投資,前幾年遇到很多困難,但是從1991年開始,台積電成長飛快,年複合成長率連續十年超過50%。張忠謀表示,當時沒有預料到台積電會有這樣的規模和可能性。

張忠謀也再次說明,政府在台積電成立過程中扮演的角色,其實政府只是投資者角色,而且還不是心甘情願的投資者。其中有個關鍵人物,就是李國鼎先生,他是唯一相信我的人,政府裡只有他相信我,如果不是他,政府當初也不會投資台積電。

針對近年地緣政治的風險,衝擊晶片製造。Miller則分享,晶片製造需要經濟規模,但也要考慮如果過度集中,稍有差池,世界經濟都會受到影響。再加上地緣政治,現在比過去更危險。晶片製造多元化的效益,跟集中化帶來的規模之間,真的要達到微妙的平衡。

對於多元化供應鏈,張忠謀則表示,台灣製造業轉移到美國時,這已經是進行式,成本勢必會上升,預估在美國製造的成本比台灣製造多50%,而這還被低估了。而隨著全球半導體供應鏈已改變,張忠謀也再次提到:為了國安,讓供應鏈回流本土,「全球化已死、自由貿易已死。」

此外,台灣、日本、南韓的競爭優勢主要在於製造業,最重要的是人和工作文化。在晶片製造產業,要讓機台全年無休24小時的運作,如果在美國機台半夜故障,大概要隔天早上才會有人來修理,如果在台灣,半夜2點就修好了,這就是工作文化產生的競爭力。

台灣有很好的技職學校,培養出很專業、認真工作的技術人員,這些負責維護機台的技師扮演很重要的角色

而對於英特爾(Intel)在美國打造自己的晶圓代工有何利弊?Miller認為,半導體供應鏈沒有一個國家能夠做到自給自足的,可能會花很多錢,技術也沒有比較好。

很多公司嘗試要與台積電競爭,台積電有經濟規模優勢,別人很難競爭。由其研究看來,從頭打造晶圓代工,並不是那麼容易。

張忠謀也引用黃仁勳所說的比喻:「台積電跟400個夥伴一起共舞,英特爾從頭到尾都是一個人在獨舞。」



責任編輯:朱原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