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谷銀行事件:「集體心態」雙面刃 智慧應用 影音
Veeam Q3 Microsite
DForum0927

矽谷銀行事件:「集體心態」雙面刃

評論認為,矽谷銀行事件展現過去矽谷銀行在新創圈建立的好口碑,但也反映了矽谷的集體心態。法新社
評論認為,矽谷銀行事件展現過去矽谷銀行在新創圈建立的好口碑,但也反映了矽谷的集體心態。法新社

美國矽谷銀行(Silicon Valley Bank)在2023年3月上旬發生擠兌,並在48小時之內倒閉。

由於美國政府馬上介入,確保存戶的存款安全無虞,可以持續提領,情況很快受到控制。不過仍有評論認為,矽谷銀行倒閉之後所產生的銀行服務真空,恐怕會讓新創的處境更加困難。同時,事件也反映矽谷生態圈的緊密關係其實就像雙面刃,新創在彼此資訊交流的同時,卻也忽略風險的評估。

矽谷銀行成立於1983年,主要客戶是矽谷的新創業者,包括創投、軟體、生醫、金融科技等。在爆發擠兌事件之前,首先發聲的創投就包含Peter Thiel的Founders Fund,呼籲其投資的新創企業趕緊撤資。

矽谷銀行的官網稱,在美國,有44%有創投投資、走到IPO階段的新創公司,都與矽谷銀行有業務往來。而知名加速器Y Combinator所孵化的IPO團隊當中,每15家就有11家與矽谷銀行有銀行業務往來。

矽谷銀行主打要做新創每個階段的後盾,強調具有多年的經驗與矽谷人脈,還能為新創團隊提供顧問服務,或是更優惠的金融產品,甚至就像信用卡公司的「卡友優惠」一樣,矽谷銀行的客戶在購買Google雲端或Notion等工具時,還可以獲得折扣。

矽谷銀行承受其他銀行不願承受的風險,以換取新創圈的信任,打響名聲,影響力還遠超出於矽谷。

哈佛商業評論(HBR)指出,在以色列和歐州,矽谷銀行也同樣舉足輕重,因為它真的很懂新創要什麼;華爾街日報(WSJ)則報導,中國新創選擇矽谷銀行的原因和美國新創是一樣的:許多新創企業被大銀行拒於門外,但是矽谷銀行卻有辦法快速完成客戶需求

有分析認為,矽谷銀行事件凸顯中型銀行,特別是具有特殊專業的銀行的經營困境;更擔憂如果新創找不到適合的銀行服務,處境將會更加艱難。畢竟新創存活率低早就不是新聞,近期不僅科技巨擘裁員、撙節措施頻傳,Y Combinator也預計裁員20%,並且縮小投資規模。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矽谷銀行的事件也反映科技圈「緊密關係」就像雙面刃。

Instagram共同創辦人Kevin Systrom在接受Tech Crunch受訪時表示,矽谷銀行事件展現矽谷「集體心態」(herd mentality)。部分新創團隊會選擇矽谷銀行,恐怕是無意識的,只因為A公司也在用、B公司也在用

Systrom指出,無論是選律師、會計師還是財務顧問,集體心態在矽谷很普遍,但長期下來卻容易出問題。創業者永遠不要忘記問「為什麼」。就算是大環境狀況比較好的時候,也應該戒慎恐懼,畢竟笨點子還可以募到很多錢的案例,可說是不勝枚舉。

矽谷銀行事件是風險管理的一課,不僅矽谷銀行本身付出代價,急著要提領存款的新創肯定也感受到不小壓力。不過隨著事件進入尾聲,外界的評論恐怕多半顯得事後諸葛。

對於創業者來說,如果矽谷銀行有多年豐富經驗,的確更好用,也更多人用,甚至是市場上為數不多的選擇,那麼問題似乎就不只在於盲目的集體心態。況且矽谷銀行的成功,很可能就是乘著集體心態而起,是靠著客戶的口碑推薦,逐步建立的龐大關係網路。


責任編輯:張興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