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車廠陷「自殺式」價格混戰 車用LED成下個照明紅海 智慧應用 影音
Vishay
Event

中國車廠陷「自殺式」價格混戰 車用LED成下個照明紅海

  • 韓青秀台北

中國車市價格競爭激烈,部分車廠改變遊戲規則,車用LED降價求售恐將淪為下一個照明紅海。李建樑攝
中國車市價格競爭激烈,部分車廠改變遊戲規則,車用LED降價求售恐將淪為下一個照明紅海。李建樑攝

中國汽車市場2023年上半掀起慘烈的價格戰,甚至被外界稱為是「自殺式降價」,從電動車(EV)及新能源車掀起價格廝殺後,一路延燒至燃油車也跟進大亂鬥。近期供應鏈私下指出,中國車廠對降低成本的壓力迫切,近期出現極端比價模式,要求各家LED廠商先比價再做認證,為了低價搶單,車用LED價差可能達到40~50%,過去車用市場被視為進入門檻較高的利基市場,如今在價格競爭下,儼然成為下一個LED照明的紅海市場。

業界透露,2023年中國新車市場秩序大亂,上游供應鏈被迫跟進降低成本,上汽集團高層先前閃電換將,新官上任對成本控管風行雷厲,傳出LED供應商被要求降價5~10%,不少供應商叫苦連天,部分業者不堪降價壓力,私下規劃分散客戶供應比重,轉向其他國際合資車廠。

此外,過去國際汽車大廠對車用LED採用嚴謹,必須提供規格書及產品認證,或經過第三方認證以確保品質,但近期中系車廠遊戲規則卻大變,無論產品是否通過車規,先要求各家逐一進行比價,再敲定細部規格及後續認證作業。

相關供應鏈指出,雖然比價模式多半集中於車內LED照明應用為主,不牽涉行車安全,但劣幣驅逐良幣的做法,各家價差可能高達4成以上,導致產業惡性競爭,一旦交貨出現問題,再由LED供應商自行負責賠償。

中國汽車產業進入價格戰導致亂象叢生,LED業者透露,近期車廠對付款條件更為嚴苛,甚至傳出要求經銷商或供應商若停止交貨,後續款項將要分期4年完成付款,付款期限拉長不僅導致變數增加,也將對上游供應商的資金調度帶來困難。業界推測,背後原因可能來自於降低成本做法走到極致,為了避免停止交貨後,品質遭到客訴,甚至必須召回維修,車廠因而要求延後付款,避免後續上游供應商賠償未果的風險。

台系LED業者表示,標準型LED元件通常每個季度都會面臨客戶要求降價,但中國車廠成本壓力確實很大,各家普遍朝著低價成本去發展,過於強調降低成本的模式,宛如當初LED照明市場的競爭模式,各家供應商必須降低規格求售,無法兼顧品質,形成價格殺戮戰場。

雖然中國汽車市場價格戰的競爭尚未看到放緩跡象,名不見經傳的電動車品牌如雨後春筍,小型電動車售價僅人民幣3萬元左右,只提供市區內代步功能,對製造成本及品質要求自然很低,加上近年來中國自主化供應鏈發展,中系LED廠供應比重持續增加。

台系LED廠近年來雖然積極布局車用LED供應鏈,主要鎖定高階或海外車廠,如弘凱的車用光源主攻高階車用市場,以IC LED確保供應地位穩定;艾迪森供應北美車廠客戶,新設立的車用成品產線從第2季正式進入量產;億光2023年也將衝刺車用LED市場,包括尾燈、頭燈、智慧氛圍燈等車用照明應用預計會有雙位數成長力道。

 

責任編輯:陳至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