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應用 影音
EVmember
ADI

時機不等人 擺脫孤島性格加強協作(之二)

中華顧問工程司執行長陳茂南接受DIGITIMES專訪

問:智慧運輸過去主要談ITS,看未來是談車聯網和自駕車,以台灣的角度來看,我們如何能循序漸進推進?

答:交通領域發展智慧運輸很多年了,早期我們著重系統化和最佳化,現在已從施政、變成產業、變成生活。差別在於我們對於現在有的交通設施的規畫和使用和過去不一樣,過去是供給和需求,但兩者中間會有落差,未來可根據相關資訊,在供給和需求端進行整合和媒合,例如現在倡導的共乘共享或其他新服務,讓我們的運具效率能夠大幅度提供,反而更容易得到均衡。

車聯網和自駕車會帶來革命性的改變,大家對自駕車的觀念還停留在現有的車輛上。事實上,它應該是一個移動服務的平台,既可以是行動醫療站,也可以是貨物運送站、pizza店等等,原來的商業模式、服務模式發生改變,傳統產業受到衝擊,但現有生態也會發生很大變化。大家對自駕車的想像不只限自己駕駛,而是馬路上車輛的數量會減少,壅塞會減少,生活上會更豐富。

問:美國、歐洲或大陸等地的網路巨擘都很積極發展自駕車,台灣在智慧移動的服務有機會變成先行者嗎?

答:自駕車我不認為國內沒有機會,但我們缺少經濟規模,變成自駕車的車輛產業這個難度實在太高。但我們認為不應該只看自駕車,你思考一下誰會買自駕車,我認為有4種人,一是類似Uber這樣的車隊;二是社區共享自駕車;三是我堅持自己買車駕駛的人;第四個則是自駕車會買自駕車。

當一部自駕車能賺錢、賺到足夠的錢就會買第二輛去賺更多錢,代表資本本身可以去運作自駕車的服務,但後面必須要運營平台支持。我們很鼓勵大家打造自駕車的運營平台,當大家都在挖金的時候,也許賣鍬鏟跟水是很好的生意,所以我們現正打造智慧移動服務平台,未來可以是自駕車的運營平台。面對全球競爭,我們需要找到不同的跑道,發揮自己原有的優勢。

問:目前智慧城鄉或智慧生活相關應用服務都以政府標案採購為主,您認為有哪些應用服務是有機會讓業者可持續營利進而永續經營的呢?

答:政府是擘劃者,政府標案有引導的功能,提供試誤容錯的機會,產業要落地當然不可能靠政府補貼,企業必須健全的商業模式才能永續。至於在哪一個領域,智慧運輸、智慧城鄉和智慧生活是綁在一起,都是以人為主體,隱藏著龐大商機。

舉高雄為例,現在有5,000個天坑要處理,過去是靠預算做管控,每年調查、排序,預算用完排序後面的就不管了,不重要的道路長期因為排序低而被忽略。現在民眾人手一機,可迅速反應問題,政府必須去思考預算執行、採購流程,是不是可從採購項目變成採購服務,透過採購服務、績效,建立新一代的治理,這是政府可以思考的方向。這雖然還屬於政府的標案,但產業的角色、能力會被凸顯出來,跟過去很不一樣。

問:各界如何在智慧運輸、智慧城鄉領域共同協作,藉此加速台灣的城鄉發展、產業發展,以及民眾福祉的提升?

答:我認為是觀念上的認同,認同現在是一個既合作又競爭的世界,合作就意味開放,如何透過一些機制或平台將資訊透明化,培養出一個互利、共創的模式。更重要的是眼光要放遠,我要強調一點,大家應該對時間更有危機感,我們已經沒有太多時間。我們所談的,全世界都在積極發展,這是世界盃的比賽,時間、時機很重要,我們要掌握優勢,沒有猶豫的空間,現在產業界有很強的共識,但政府似乎還沒有相對的齊平的水準。

我們需要一個共同發展的軟體,但欠缺整合計畫,一旦事後再整合將事倍功半。政府應該思考集結大家的力量,事前訂定藍圖,甚至採眾包(crowdsourcing)的方式,參考民眾意見。至於政府的發展藍圖,其實最上位的院級藍圖已存在,分下來到各部會的藍圖相對不清楚,部會的整合更是付之闕如,要如何串接會是最大考驗。產官學研各方應該一起關注這個課題,透過研討會、活動或平台交換資訊、知識,甚至進行協調、協作。

問:台灣如果要真正數位轉型,必須每一個人都培養科技觀。對六都來說,部會首長相對有較強的科技觀,對非六都來說,官員可能對智慧生活的願景不清楚,所以也無從推動,這該如何著力?

答:認知上的落差應該透過教育宣導、公開討論促成,我們思考過建立智慧運輸討論的平台,發展相關數位課程,但單憑一個組織或單位很難達到,要做出實際成效,找到成效快速發展的途徑是更重要的。我們舉偏鄉為例,處理偏鄉的策略和都會區其實是共通的,也就是先打造平台,過去曾討論是不是能一步到位,讓偏鄉先行享受到智慧生活的情境或水準。因為偏鄉情境類似、人口不多,所有需求不像都會區那麼多樣,所以不只處理交通,而是將生活全部串在一起,以一個大平台處理居民的需求服務,這些都是可以思考的方向。一旦大家多討論,才會有更多創意,對生活的想像才會逐步發生。(黃逸平專訪,賴至巧整理)

DIGITIMES副總經理。美國壬色列理工學院(RPI)電機碩士暨台灣大學國際企業所博士候選人,曾帶領DIGITIMES研究中心,並擔任多個政府及企業委託之研究顧問專案主持人,關懷多變局勢下的台灣產業發展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