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應用 影音
Microchip Q1
ST Microsite

米德教授奇人奇事

加州理工學院榮譽教授Carver Mead。

在Chris Miller所著《晶片戰爭》(CHIP WAR: The Fight for the World’s Most Critical Technology)一書中,多次提到Gordon Moore(1929~2023)與加州理工學院(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米德教授(Carver Mead)的互動。

在1965年,當Moore還在快捷半導體(Fairchild),手繪出從1959~1965年每一矽晶片中電晶體成長數字,總計只有5點數據,並預測未來成長會依照每1.5~2年以1倍的速度增加。Mead教授當時是快捷半導體的顧問,隨即將此稱之為「摩爾定律」(Moore's Law)。

Mead曾回憶,當時他正在研究半導體內電子的量子穿隧效應(tunneling effect),在此事後沒多久Moore就問他,穿隧效應要在很小的尺度才會發生,那電晶體可以做到多小的尺寸?Mead花了些功夫答覆此問題。

1968年,Mead提出電晶體尺寸微縮理論(scaling),也就是在MOS電晶體的閘極長度微縮同時,每一電晶體所需耗用的功率是與長度成平方的下降,同時電晶體速度卻等比例增加—即電晶體效能是隨著電晶體閘極長度微縮,而呈現3次方的改善。

當Mead在學術會議上,報告MOS微縮理論時,並預測未來1個晶片上可以有上億個電晶體存在,並沒有多少人相信Mead的理論。當時認為在這麼小的尺寸下,光是所產生的熱即足以燒毀整個電晶體。事實證明Mead是對的,Moore's Law橫跨超過50年時間,最主要的基石在於尺寸的微縮,而Mead的理論提供Moore's Law的理論基礎。

Mead在1970年代初期,即洞悉未來晶片上可以製作出眾多的電晶體,代表將擁有龐大的算力,其也因此建議英特爾(Intel)高層,發展電腦所需的晶片。

不過,如何有自動化的IC設計工具,處理日益複雜的電路設計,成為一個關鍵議題,Mead的研究隨即轉向IC設計。

Mead於1970年在加州理工學院開設VLSI課程,在課堂上並將學生所設計的各式IC,用統一的光罩,手刻出布局圖,最後完成矽晶圓的製作。這比國內晶片設計中心對學術界的服務,整整早了20年。Mead與Lynn Conway於1979年合著的Introduction to VLSI System,更是IC設計者手中的聖經。

Mead在1970年代初期,即投入Si compiler的研究,這是電路模擬及布局圖自動化的濫觴,造就現在EDA工具的產業。Mead更於1979年提出未來半導體產業,會由多數的IC設計公司(fabless),及較少數目的晶圓廠(foundry)所組成。這與同時期張忠謀先生,在德州儀器(TI)內部所提出foundry概念,不謀而合。

筆者在美國求學時,即久仰Mead大名。因為筆者的研究題目是化合物半導體的微波高速元件及積體電路,第一個發明出此類元件(1965年出現的GaAs MESFET)的正是Mead。化合物半導體很難成長出優質的氧化層,不像矽晶圓有高品質的二氧化矽,所以化合物半導體只能利用金屬作為閘極,直接接觸到半導體。此接觸(junction)因為材料不同,衍生很多的介面缺陷,因此電子幾乎無法在通道內(channel)運行。

Mead很技巧地利用此接觸所產生的空乏區(depletion),來控制電子數量,也由於電子遠離介面,所以能夠自由地運行。至今我們在無線通訊所使用的高頻元件,其運作方式依舊是使用Mead的原創。

Mead在2000年後,又回到基礎物理研究,尤其是量子的電動力學及重力理論。Mead似乎可以在不同的學術領域,來去自如,悠遊自得。

Mead於2022年榮獲日本的京都賞,獎金是5,000萬日圓。京都賞是由京瓷(Kyocera)已故創辦人,稻盛和夫於1984年所創立,獎勵全球對於前瞻技術、基礎科學及人文藝術等3個領域有傑出貢獻人士。華裔科學家鄧青雲博士,發明有機發光二極體材料,於2019年獲得京都賞;中國清華大學資訊科學教授姚期智博士,也於2021年獲此殊榮。

Mead的學術研究,由基礎的半導體元件,到IC compiler的原創,以至於VLSI設計,對於半導體相關的領域做出重大貢獻,在學術界還無人能出其右。他的洞察力及遠見,更激發整個半導體產業的發展,終究造福大眾。

曾任中央大學電機系教授及系主任,後擔任工研院電子光電所副所長及所長,2013年起投身產業界,曾擔任漢民科技策略長、漢磊科技總經理及漢磊投資控股公司執行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