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四軟協舉行AI大數據智慧應用促進會成立大會,我因擔任座談主持人早早就到了會場。
大會請了自動化之父石滋宜博士做專題演講,談人工智慧發展策略。從自動化時代到AI時代,這一跨跨了30多年時間,看著年過80、坐著輪椅的石博士在台上以Alpha Go Zero起頭訴說著AI的發展與影響,對這樣終身奉獻給產業,到老還在念茲在茲國家社會發展,並始終follow最新科技進展的老前輩不禁滿懷敬意!
促進會成立大會上就已有了248家企業/機構入會(註一),AI大數據智慧應用促進會會長、程曦資訊整合公司總經理張榮貴博士說明,產業佔84%, 研究單位及學校佔15%, 政府單位佔1%。入會業者中,資服業佔50%, 服務業佔33%, 製造業、金融業各佔7%。而入會企業中,已投入AI研發或應用的有6成,尚未投入但有意願的是4成,而已投入業者中,視覺處理佔18.5%,運算平台佔10.5%是最大的兩個發展領域。
我想透過促進會的統計,一定程度上反應了台灣在AI軟體/服務上屬於early adopter的產業族群面貌。但供需兩方及學研界間如何有機連結發展,就有待促進會扮演一個好的中介平台角色。
成立會上最被與會來賓重複提及的推動目標是「產業AI化」及「AI產業化」,事實上,石博士1982年從加拿大返國奉獻的緣由,始自1970年代初期行政院長孫運璿將提高生產力列為科技發展4大要項之一(另3項是尖端科學、節約能源與國防工業),而提高生產力的規劃就包括「產業自動化」與「自動化產業」。1980年政府更把產業自動化政策擴大為製造業自動化、商業自動化、農業自動化及營建業自動化等四部分。當時的自動化與今時今日的AI化、智慧化不免有些似曾相似之感。
「產業自動化」與「產業AI化」代表市場的需求端,「自動化工業」與「AI產業化」代表市場的供給端,理想上是彼此拉抬發展,而讓供給端產業能夠透過本地市場崛起,再往海外市場拓展商機。但從歷史來看,台灣的自動化產業與軟體產業(AI屬軟體產業)發展均未能有大成功,自動化行業旗艦業者、從工研院衍生的盟立自動化曾經跌跌撞撞多年,而軟體產業在PC時代還有趨勢與訊連兩家世界級代表性業者,之後從行動到雲端到Big Data,一波波的科技浪潮捲來,卻無台灣業者能乘浪出征世界。而回過頭看本地市場,往往還是為外商所主宰。
如今AI大浪襲來,這次我們能打造成功的AI產業嗎?
除了少數像沛星(Appier)這樣"Born Global"的公司外,多數業者都需要本地市場站穩腳步。關鍵在於台灣市場能否具有國際市場的先行需求或是獨特需求,讓基於需求的解決方案能在本地試煉成功後輻射海外市場,例如基於台灣摩托車情境的智慧交通方案絕對會比美國以汽車為主的方案更適合東南亞市場。
而在當下,促進產業發展最優先的要項是建立讓解決方案率先測試導入的創新場域,這創新場域不應只有亞洲•矽谷或是台北市自駕車實驗場域等一兩處,而是各行各業乃至中央與地方政府、國營企業、財團法人與學校等機構,有許許多多、各式各樣的創新場域願意open出來,一方面讓產業或學校團隊提案實作,一方面透過創新標案引導產業發展,即便是解個簡單小問題都好。除了靠政府政策誘因機制外,更需要企業機構自發性的認知與嘗試,創新場域才有可能遍地開花。
所有人都說台灣產業要有未來必須打群架,但問題是所有人往往都只想take不give,石博士1983年可以不用回台灣,可他回來了,一直奉獻到現在。我想,每個人多一點點「產業共好」的善念與一點點創新的勇氣,我們的產業才有可能變得不一樣!
註一:有興趣加入AI大數據智慧應用促進會的朋友,入會申請網址為 https://goo.gl/Jy5R5c
DIGITIMES副總經理。美國壬色列理工學院(RPI)電機碩士暨台灣大學國際企業所博士候選人,曾帶領DIGITIMES研究中心,並擔任多個政府及企業委託之研究顧問專案主持人,關懷多變局勢下的台灣產業發展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