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st Follower」,快速跟隨者一直都是台灣產業界奉行不悖的真理。這牽涉到台灣市場太小、遊戲規則不在台灣手上的特性。跟好領先者,追著訂單跑,台灣人不落人後,也成就斐然。只是如今到底誰在領跑?跑步的方式、步伐是否如前?還有,會不會殺出一些程咬金,打亂了市場的格局?
DIGITIMES Research研究員郭宜玲提報7家已經推出AR設備的公司資料,這7家公司都有中國背景。我們明白這7家的產品都是依附在手機,並非一體機、單機獨立操作的AR設備,因此單價都在700美元(2萬台幣)以下。這與中國發展手機、無人機的模式類似,新銳廠商搭配硬體製造完整的生態系,加上政府提供的租稅優惠,百花齊放,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為何不見台商的蹤影?郭宜玲指出,台商關注OEM商機,大廠如和碩等也有著墨,基本上是為將來承接OEM訂單預作準備,至於新創與軟體企業則專注於應用環境的研發,硬體製造比不過量產大廠,生產AR設備還得面對中國廠商的競爭,所以中間就讓出了一大片要命的「中間地帶」。
至於一體機,要搭配應用處理器、導航功能,軟體環境也尚未成熟,真正形成市場也許要在2025年之後,到目前為止單機型的AR設備單價可能上萬美元,誰會用一輛重型機車的價錢買AR設備呢?
一旦百花齊放,到最後一定是比價錢,經過殘酷的淘汰殺戮之後,結果可能剩下標準規格的產品,到那個階段,誰會是贏家呢?手機市場告訴我們,贏家是蘋果(Apple)、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殘存的是小米、聯想與Oppo,只投入AR設備的發展,確實可能落入「要命的中間地帶」。
為了重新掌握年輕族群,Facebook改名為Meta,AR設備牽涉到元宇宙的商機,不止Meta,微軟(Microsoft)、亞馬遜(Amazon)、蘋果、Google都不會缺席,可以從它們的研究報告中去理解未來的科技大勢。
蘋果在硬體設備上的研發積極轉移到AR、VR等可以成為元宇宙入口的新設備上,台系的IC設計業者十分關切這樣的趨勢,而Amazon、Google都將重心放在如何說服企業轉移到雲端服務。除了無所不在,難以歸類的人工智慧應用之外,未來車、智慧醫療、生物科技、機器人、太空科技都在「Big 5」的雷達範圍之內。
面對無窮變化(Massive)的市場,過去類似Bell Lab.等科技機構是為了創造未來而創新的,現在的網路巨擘卻為了生存,或者並非現階段的需要而創新。他們掌握龐大的資本優勢,上下串連,多軌發展,並長期布局,我們也必須明白,賽局的遊戲規則已經改變。
根據金融時報(FT)報導,無所不在的Big 5,在2021年的研發支出是1,490億美元,佔營收比重從9%增加到12%。除此之外,Big 5的資本支出也十分驚人,而且大部分集中於資料中心。2021年Big 5的研發+資本支出是營收的53%,而S&P 500大企業的平均值是32%。
如果再考量Big 5的市值已經超過9兆美元,如何理解這些網路巨擘將來在硬體設備上的布局,並且胸有成竹的跟著擘劃短、中、長期的戰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