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龍應台基金會「思沙龍」活動之邀,我將在7月16日下午,在華山文創園區以科技人的背景跟社會分享過去30年來研究兩岸科技產業,以及旅行中國上百個城市的心得,這是「科技+人文」的工作經驗分享,也是專業與業餘結合的生活體驗。
我一直深信「語言的境界,是心理狀態的極限」,從事產業研究37年來,我試著從工作、閱讀、聽課,以及與業界菁英對話的經驗中,淬鍊出自己觀察產業的心得,並訴諸語言、文字,將自己的想像力虛擬擴增到看不見的極限。
面對跨業的議題,幾經思索後,我決定把整個報告分拆成兩部分,前半段我將從供應鏈、半導體兩個角度,探索、分析兩岸科技產業的優劣勢。後半段將分成「燕雲十六州與科技行腳」、「江南與太平天國之春」、「失去的地平線:台灣人的大江大海」三段,鼓舞大家以更深遠的眼光,思索台灣的未來。
我知道每一段都是複雜的議題,很難在90分鐘內完整表述,但我仍願意挑戰高難度的工作,希望至少能挑起大家探索台灣的過去、現在與未來的興趣。路過1,000年前遼宋對峙的燕雲十六州,現代人沿著長城走也是樂趣無窮。
其次,因工作之便,我多次路過太湖畔的水鄉,看過當地上百個電子工廠,理解台商從珠三角到長三角的心路歷程。最後一段則談祖先為何在太平天國騷擾閩南時,舉家搬遷到宜蘭為東海岸的漁民造船。
「沙龍」在歐洲的傳統中是「智慧書房」的意思,伏爾泰酒館裡出現的達達藝術,香港的陸羽茶室、台灣的紫藤盧都在歲月的流淌與政經環境的變革中,成為社會潛移默化的標竿。
我從科技人的角度,參與龍應台基金會試著給台灣社會另一種省思的努力,我面對的聽眾可能是科技業的朋友,也可能是對我並不熟悉的社會大眾。但無論是誰,我都將用我的角度解讀我從1990年初訪中國以來的各種觀察。
「思沙龍」6月份的演講由音樂人邵懿德擔綱,主持人是台北流行音樂中心的黃韻玲。邵懿德在1997年前往中國發展,1997~2008年北京奧運之前,中國處於混沌的時代,但也是醞釀新時代的開端。他見證了經濟起飛前,香港主導的樂壇運作機制,以及台灣民歌世代發揮創意的黃金時代。
1990年代,起飛中的台灣科技產業對比沈睡初醒的中國,台灣人意氣昂揚,天空上看不到烏雲。台灣的音樂人透過音樂帶、拷貝的CD走進了中國人的心靈世界。當時我在出訪北京時,也曾在三里屯或北京電影學院見證過人擠人的瘋狂,但不知何去何從的時代!
2008年北京奧運之後,中國的音樂走出了自己的時代。2002年刀郎崛起,2004年的老鼠愛大米風靡大街小巷,邵懿德談到2005年湖南衛視與李宇春的「我愛女聲」,還有幾位我並不熟悉的音樂人。他們都是時代的標章,標章來自商業操作之外,更多來自在不經意的揮灑。
我認真聽完邵懿德的報告,印證了音樂與科技在中國的發展軌跡,竟然也有很多雷同之處。跨業的講習,印證時代的多元性,也讓自己的思路跳脫傳統的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