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應用 影音
DTRAPP40
member

三星看漲,還是看跌?(2/10):從台灣角度重新理解三星事業結構

2022年三星電子營收結構估計

要瞭解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當然要從事業結構去理解三星的現況。估計三星2022年營收可達2,400億美元,其中有將近40%來自以手機為主的行動通訊部門,約30%來自半導體的營收,而半導體營收又以記憶體為大宗,估計整個三星營收中,會有23%來自記憶體的貢獻。

但以獲利而言,記憶體的獲利超過整個集團的50%,反倒營收將近40%的手機部門,現在只能貢獻22%的集團獲利而已。對三星集團而言,記憶體是「生命線」,但標準型記憶體容易受到市場價格波動而影響獲利。

2022年中開始的景氣翻轉,首當其衝的便是記憶體,一般認為到2023年中以前,DRAM很難回暖,而NAND甚至得等到2023年底,才有機會回到供需平衡的狀態。三星不想過度倚賴記憶體,這也是三星力圖在非記憶體的System LSI領域擁有一席之地的原因。

估計2022年,以晶圓代工為主力的System LSI部門營收,佔集團營收比例可超過9%,但這個部門2021年獲利僅佔總獲利的3%,2022年能否倍增的關鍵,在於下了重本的3奈米製程能否獲得客戶青睞。三星對晶圓代工事業期待很高,也認為7奈米以下的高階製程僅有台積電、英特爾(Intel)參與角逐,很多晶片大廠廠都希望在台積電之外有第二供源,三星就算不能超越台積電,至少可以分杯羹。

但高階製程的晶圓代工訂單可不比手機、NB,動輒一兩年的折衝協調,就算三星以高價買進設備,也很難短期內撼動台積電的霸業,而過度投資更可能帶給集團沈重負擔。2018年時,三星晶圓代工部門資本支出僅是整個半導體事業的15.6%,但這幾年都將維持接近40%的比例,佔全球晶圓代工資本支出比重在25%上下。

如果在高階製程上沒有突破,一旦記憶體、手機部門不再獲利豐厚,三星就難免左支右絀。台積電光是2023年收到的預付款收入就超過300億美元,可以好整以暇面對市場,受到擠壓的卻是三星的晶圓代工事業。

就銷售量而言,三星的手機事業是世界第一,但這幾年三星手機銷售停滯不前,過去一度貢獻獲利過半的手機部門,如今只能創造略微超過20%的集團獲利,三星希望「打帶跑」,透過手機銷售量拉抬關鍵零件的布局,未來可能是難竟全功。

長期以來,南韓媒體經常報導三星目標手機年銷售量能達到3億支,但近幾年都是在2.7億支左右,加上中低價手機已經佔有一定比例,對於營收達2,400億美元的三星而言,生產中低階手機根本是雞肋。三星因此逐年增加外包比重,而基於維持「中韓友好」關係,三星優先考量的對象是紅色供應鏈,台商只是輔助的支援系統。

但顯然三星示好的動作並未得到很好的回報,三星手機在中國在地品牌的擠壓下,目前在中國市場的市佔率不到1%,這也讓三星更積極布局在越南與印度的生產線。

至於電視機等消費電子,營收比重雖然不低(18.3%),三星也一再強調電視機連續16年全球排名第一,在55吋以上的高階電視機種,三星市佔率超過全世界一半,但以電視機為主的消費電子部門(CE)市況長期低迷,只能貢獻約4%獲利,對整個集團的價值是杯水車薪。

從事業結構來看,消費電子只是雞肋,手機勉強維持,標準型的記憶體易受景氣波動的影響,加上美光(Micron)、長江存儲、鎧俠(Kioxia)等虎視眈眈,三星押注產品多樣且前景看好的System LSI事業是非常合理的選擇,只是擺在前頭的是台積電這堵高牆,彎道超車比媒體形容的更加困難。

為擁有近40年資歷的產業分析師,一手創辦科技專業媒體《電子時報》(DIGITIMES),著有《矽島的危與機》、《東方之盾》、《斷鏈之後》、《科技島鏈》、《巧借東風》、《西進與長征》、《出擊》、《電腦王國ROC》、《打造數位台灣》、等多本著作。曾旅居韓國與美國,受邀至多家國際企業總部及大專院校講授產業趨勢,遍訪中國、歐美、亞太主要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