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推動綠色工廠有成 建立工廠綠色新標準 智慧應用 影音
vishay
Event

台灣推動綠色工廠有成 建立工廠綠色新標準

  • 魏淑芳

台積電透過建築手法成功達到綠建築的要求。Wikimedia
台積電透過建築手法成功達到綠建築的要求。Wikimedia

經濟部工業局自2012年4月起推行推動整合「綠建築」與「清潔生產」評估的「綠色工廠標章制度」,這項全球首創的工廠管理標準,是希望能透過綠色工廠框架的建置及清潔生產評估系統指標的擬定,用來評估工廠進行綠色永續發展的程度,讓決策者得以研擬綠色永續管理策略,降低工廠廠房於建造、運作及產品生命週期中各階段之能資源消耗與環境衝擊,提升企業綠色形象與綠色競爭力,亦符合產業低碳化的目標。

如此一來,台灣各產業的工廠不但能順利接軌國際環保規範與永續發展趨勢,提升國家永續競爭優勢,更可使台灣有機會藉由發展綠色工廠,躍身為國際環保標準制定的領先者。

推動清潔生產不管在台灣或東協地區,都是進軍國際市場的必要手段。Wikimedia

推動清潔生產不管在台灣或東協地區,都是進軍國際市場的必要手段。Wikimedia

台灣綠色工廠推動成果斐然

綠色工廠規範涵蓋廣泛,除需考量建築物本體之環境效益外,尚包括工廠營運過程的清潔生產程度,因此不但工廠廠房建築物需取得內政部「綠建築標章」,工廠生產營運管理也需通過工業局的清潔生產符合性判定,才能取得綠色工廠標章。

綠色工廠標章雖然儼然已成為工廠推動綠色與永續議題的最高肯定與榮譽,但由於綠色工廠的涵蓋範圍廣度及評估標準難度較高,因此許多企業仍選擇先取得清潔生產合格證明。至2015年12月,已有國瑞汽車中壢工廠等35家工廠取得綠色工廠標章,祥儀企業等70家工廠通過清潔生產合格證書。

目前的清潔生產評估系統分為「一般行業清潔生產評估系統」及「特定行業清潔生產評估系統」。一般行業評估系統適用於所有行業之評定,目的在於評估工廠是否持續進行清潔生產活動,將有助於推動台灣產業綠化工作;特定行業生產評估系統則是經濟部工業局依據產業之政策與重點發展項目,契合不同行業之特性、建立的行業別綠色產業基準。

綠色工廠的推動效益也已逐漸浮現,據經濟部工業局表示,綠色工廠推動至今,節電達6.2億度,節水4.4千萬噸,廢棄物減量3.2萬噸,二氧化碳減量67萬噸,節省成本達新台幣33.5億元。

雖然綠色工廠標章的取得較難,但對於工廠而言,在爭取綠色工廠標章的過程中,等於也是一個全面檢視工廠體質、改善廠房建築能源效率的機會,不但可藉此促進廠內推動潔淨製程、原物料減量與回收再利用等相關管理工作,以提升能資源使用效率及經濟可行性等實質效益,更可能藉此熟悉國際綠色管理與綠能經濟的趨勢理念,作為企業未來提升競爭力的參考。

台灣綠色生產力擴及東南亞

但對許多以全球市場為重心的製造業而言,面臨來自世界各地的競爭,尋求更低廉的人力、土地,以及設法降低製造成本的壓力,總是如影隨形,如許多過去以大陸為製造基地的台商,有不少業者已經轉進至東協國家,但面對全球對於綠色生產的要求,即使是轉進東協國家的製造商,仍是要努力面對工廠的永續經營與設備管理的綠色趨勢。

經濟部工業局為提升台灣產業國際化發展,並與亞洲國家共享願景與共榮目標,自2013年起便結合各部會資源,以亞洲生產力組織(APO)作為合作平台,推動「綠色生產力卓越中心計畫(COE GP)」。計畫成立主旨便在以台灣優質綠色議題如綠色工廠、綠色能源、資源再生與生態農業等,透過派遣綠耕隊進行技術服務之方式,與19個APO會員國合作交流,並藉此提升台灣國際綠色能見度並發展實質外交。

如綠色工廠綠耕隊在過去幾年便與印尼官方於印尼首都雅加達合作辦理國際研討會,並就兩國綠色工廠與綠色產業相關政策進行意見交流,成功搭建雙方綠色產業未來合作之橋梁。

除雙方官方合作外,綠色工廠綠耕隊的執行團隊台灣產業服務基金會(FTIS),為強化印尼當地之連絡與合作窗口,已與駐台北印尼經濟貿易代表處、印尼工業部、印尼台商會與印尼環境管理顧問公司SIEN Consultants合作,在印尼紡織大城萬隆(Bandung)共同提供當地染整、紡織及造紙業共3家工廠,提供綠色工廠週邊技術現場診斷服務,有效推廣台灣綠色優勢技術,及提升印尼產業綠色概念。

除了印尼外,台灣綠色工廠的影響力也開始延伸至馬來西亞,如FTIS與馬來西亞生產力公司(MPC)合作在吉隆坡辦理綠色生產力暨綠色工廠研習會(Green Productivity and Green Factory Seminar)時,已在會中簽署合作協議書(MOU),做為未來雙方持續針對綠色生產力相關議題進行交流合作的依據,期望可以有更多的綠色友好交流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