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規日益健全 奠定自駕車發展基石
儘管受到疫情影響,全球汽車銷售量明顯下滑,不過卻也催生自駕車的龐大需求。根據IDC研究報告指出,在半導體製程進步帶動晶片成本下滑,加上消費者對車輛安全性的日益重視,可望催生各大車廠推出更多內建自動輔助駕駛、自動駕駛等技術的車款。預估2024年全球Level 1至Level 5自駕車出貨量將達到5,425萬輛,2020~2024年均複合成長率約18.3%,其中內建Level 1、Level 2等輔助駕駛技術的車款,將是未來5年內主要的販售主力。
疫情催生零接觸期間,自駕車成為物流配送、環境清潔及消毒利器,創立於2016年Nuro,在2020年4月獲得加州車輛管理局(Department of Motor Vehicles;DMV)許可,成為第一家可在加州進行商用送貨服務測試的廠商。儘管加州車輛管理局僅允許在天氣條件良好下,能以低於25英里的時速在指定道路運行,但已是發展無人送貨的重大歷程碑,有助於解決人力不足與工時過長的問題。因此,該公司也順利完成D輪募資,共獲得高達6億美元的投資。
賓士自駕車通過Level 3德國高速公路限定
過去談到自駕車,多數人都以為特斯拉具有技術上的領先優勢,但是近來在各大廠商投入之後,此差距正明顯縮小中。在美國汽車工程師協會(SAE)著手制定0~5等6個等級的自動駕駛標準後,定義Level 1、Level 2屬於自動輔助駕駛,Level 3以上才能算是自動駕駛。但由於啟動Level 3以上的自動駕駛功能之後,若不幸發生車禍時,車廠必須承擔相對責任,也讓不少廠商望之卻步。因此,即便是特斯拉研發多年的Autopilot,也僅是屬於Level 2等級的自動輔助駕駛。
為帶動全球自駕車的發展,2020年聯合國歐洲經濟委員會(UNECE)正式通過自動車道維持系統(Automated Lane Keeping System;ALKS;UNR157法令),並於2021年1月開始實施。
這是第一份專為Level 3設計的國際法規,內容涵蓋特定道路環境中,擁有ALKS機制的車輛可進行橫向、縱向控制,且詳細規範駕駛人與車輛適用條件、安全機制及失效回應等。許多研究機構認為此法規問世後,有助於帶動車廠投入發展Level 3車款。
而在市面上眾多車廠中,目前賓士(Mercedes-Benz)的DRIVE PILOT系統,是全球首款通過UNR157法令、Level 3的自動駕駛系統。這套系統已獲得德國主管機關認可,允許在德國的高速公路上開啟,只是時速必須低於60公里,車主可放開雙手處理其他事物。在賓士規劃中,預計將在S系列與EQS系列上啟動Level 3機制,並有望在2022年正式量產。
毫米波雷達助攻 自駕車成本下滑關鍵
看準市場的大量需求,各家車廠投入自駕車研發速度更加快不少,而彼此之間採用的感測技術也有極大差異,其中雷達[包含光達(LiDAR)、毫米波雷達、超聲波雷達]技術則扮演非常重要的關鍵。如特斯拉的自動駕駛技術以攝影鏡頭為主,光學雷達、毫米波雷達等為輔,不過該公司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宣稱將僅改用攝影鏡頭,屆時是否會放棄雷達技術尚且不知。至於Google旗下的Waymo則以光達技術為核心,配合攝影鏡頭、毫米波雷達、超聲波雷達等技術。至於鴻海主導的MIH聯盟,其最新推出車款則是以攝影機、光達、毫米波雷達三者相互搭配為主。
發展多年的超聲波雷達,由於技術成熟、成本較低,在短距離內測量有優勢,不過易受天氣變化影響,因此使用範圍有很大限制。而毫米波雷達具有穿透霧、塵、煙等能力,可準確測量目標距離和速度,加上適用於全天候環境,可惜探測距離、精度等,與光達仍有差距。至於價格最高的光達,雖然具備精度高、測距遠等優點,但卻非常容易受到自然光和熱輻射影響。
因此,價格合理的毫米波雷達,目前已是自動輔助駕駛和自動駕駛等情境中的主要感測方式,用來取代行之多年的紅外線感測技術,應用於盲區偵測、變道輔助系統、兩側來車警告系統等之中,也讓自駕車成本得以下滑。以一台Level 2等級的車輛為例,至少會配置5顆毫米波雷達,因此市場需求量相當大。根據Yole研究報告指出,預估車載毫米波雷達市場規模由2019年的55億美元成長至2025年的105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達到11%。
僅降低34%行車事故 自駕車被寄望過深
隨著愈來愈多新車配備Level 2以上的自動輔助駕駛機制,卻頻頻在世界各國傳出各種行車意外,也讓人不禁質疑自動駕駛技術的安全疑慮。事實上,根據美國公路安全保險協會(Insurance Institute for Highway Safety;IIHS)公布研究報告指出,在研究過程中以美國發生5,000起重大車禍為主,結果發現即便改以Level 2等級以上的自駕車,最多只能避免34%車禍事件發生。
IIHS將前述5,000件重大車禍的原因進行分類,如車主分心、視線不良,乃至於行駛過程中的不當閃避、車輛故障等。研究人員認為自駕車只能避免車主的感知錯誤與失能事件,總計僅佔車禍原因的34%,代表仍有高達66%車禍無法避免。即便未來自動駕駛技術提升,也無法百分百預防行人或機車、自行車等,突然從車輛前方竄出的事件,因此遵守行車法規、專注前方,才能真正達到減少車禍發生。
- 台灣電動巴士開疆闢土 海內外見MIT身影
- 高柏科技熱情擁抱ESG 環境永續讓愛循環
- 簡易式線性滑塊 只需一個步驟就能組裝和拆卸igus直線元件
- 2022電動車滲透率提升 帶動關鍵零組件市場需求
- 研華攜手彩碤新能源 打造全台首輛氫能源電動巴士
- 明緯推出1700W超寬壓高可靠通用型智能充電器
- 俄烏戰爭加深晶片荒 2022汽車產業變數多
- 電動車持續增加 充電樁缺很大
- 英飛凌推出全新車規級750V EDT2 IGBT 適用於分立式牽引逆變器
- 瑞薩推出虛擬開發環境以加快車用軟體開發和評估
- TSR機車錦標賽 導入Gogoro SuperSport作為安全前導車
- VOLVO總計13款車型獲IIHS TOP SAFETY PICK+肯定
- ADI無線電池管理系統通過頂級汽車網路安全認證
- 耐落TSLG扣件防鬆首選
- 法規日益健全 奠定自駕車發展基石
- 技術能量深獲全球大廠肯定 凱銳光電讓車載影音體驗大升級
- 晟昌機電堅持創新與研發 以高效能馬達為客戶創造價值
- AMPA DigitalGo線上開展 雲端逛展跨越國境限制
- 提供散熱應用工程解決方案 高柏科技不讓高溫成為電動車殺手
- 鴻名企業車用線組兼具品質與可靠 提供客戶全方位服務
- 視線到哪!標示就到哪!怡利電子3D ARHUD創造行車新體驗
- 瑞薩發布車內無線充電新一代WPC Qi 1.3認證參考設計
- 提升電動車電池原物料產量 傳美將啟動國防生產法
- Tesla共同創辦人:電動車電池壽命至少需15年
- VinFast斥資20億美元 美國北卡州打造電動車廠
- 低碳運輸蔚為風潮 Momo投入物流車電動化
- 數據量能匯聚雙北 載具電動化、基礎設施AI化
- 越南Vinfast砸20億美元在美建電動車工廠 北卡喜迎最大投資案
- 2022 Taipei AMPA虛實整合打造全新觀展體驗
- 集結汽配產業優勢及趨勢 2022 Taipei AMPA蓄勢待發
- DIGITIMES Research專欄:2021年台北國際車電展 Tesla台灣供應鏈備受矚目
- 德州儀器AMPA線上展 最新車用電子解決方案加速實現未來汽車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