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鋰電池出海複雜度增 北京官方嚴守2前提
從歐對中國電動車(EV)反補貼正式課稅,再到美國總統大選,與中國關係緊張度未見改善。這可能使北京當局對於中系電動車供應鏈跨足海外的策略重新調整。
供應鏈業者指出,北京仍以嚴守兩關鍵前提,一是不加劇貿易戰及地緣政治緊張,二是不外流核心技術。在兩前提都符合下,北京政府樂見中國車廠、供應鏈跨國際耕耘。
尤其近日歐對中電動車課稅啟動。雙方政府繼續價格協商、找尋替代方案。北京政府一再呼籲中系廠別私下與歐盟協商,將影響談判,並找尋偷跑的「內鬼」。
中媒短暫揭露,歐盟文件顯示,上汽集團、吉利與賓士(Mercedes-Benz)合資的Smart、還有吉利的Volvo等3家有向歐盟提出最低價格承諾,但未獲得認可。而相關廠商對此未證實、該文也隨即被刪除。
這顯見部分中系車廠規劃出境後,為求最佳生存之道,似乎對北京的呼喚顯得力不從心。業者指出,上述傳聞若屬實,尤以私下要與歐盟個別談判、又公開揚言要告歐盟的國營上汽集團,角色最衝突。
另外,歐盟認為中系車私下個別談判價格協商,符合世界貿易組織規範,並將吉利列為重點考量對象。尤其Stellantis旗下FCA的義大利廠與在地政府關係緊張後,一直傳出義大利政府向東風、奇瑞洽談接手該廠,並給予關稅豁免。
業者表示,這類情況發生,恐促使北京當局更謹慎管理中系廠的境外設廠,因個別業者的私下行動除干擾政府談判,也可能影響後續報復等運作,無疑加劇地緣政治複雜度。
其二,北京政府原則上支持中系廠跨國耕耘、以避開現下中國境內殺價競爭,擴大世界影響力、也爭取更佳利潤;但對於核心技術因而外流、讓中國優勢難持久的焦慮也日益增長。
業者透露,外傳寧德時代技轉給福斯汽車(Volkswagen)在美國生產的磷酸鐵鋰(LFP)電池技術,絕非最新、頂尖的技術,而是約落後兩代的技術。主因則是北京當局持續高度關注該案,而福斯汽車的LFP製造幾乎是從零開始,很難在短期間快速將核心技術灌頂。
不過,身為車廠的福斯汽車與Tesla一樣,主導整車設計,也能有效掌控鋰電池的設計,因此未來也可能擁有技術超車、自動革新升級的能力。
美國總統候選人川普直接表態,一旦當選,願讓中系廠進駐美國。業者補充,這雙關語在於,美國要中系廠的技術,同時為其創造就業率,進駐美國即可讓他囊中取物。但若技術不符美國預期,建廠可能也有不同波折。
因此,市場預估在專利授權與駐地生產間,或許北京當局寧先選授權,以更多時間可以評估,這也使中系廠出國蓋廠的難度跟著拉升。
責任編輯:陳奭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