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儲存虛擬化 為企業營運挹注長線利多 智慧應用 影音
Microchip
ST Microsite

善用儲存虛擬化 為企業營運挹注長線利多

  • DIGITIMES企劃

藉由完善的管理系統,有助於企業綜覽資料中心的整體視圖,確保儲存虛擬化功能與效能完美匹配,恆常發揮最大綜效。來源:Datacore
藉由完善的管理系統,有助於企業綜覽資料中心的整體視圖,確保儲存虛擬化功能與效能完美匹配,恆常發揮最大綜效。來源:Datacore

多數企業都已知曉,透過虛擬化技術,足以帶來諸多管理或成本效益,因此開始積極推動主機虛擬化專案;然而前端主機虛擬化,充其量僅是一個起頭,務須搭配內部機制的虛擬化、意即儲存虛擬化,始可將虛擬化效益展現於極致。

有人形容,儲存虛擬化(Storage Virtualization)技術,就像是一道任意門,企業的系統管理者一旦進入這扇門,便可化不可能為可能,針對不同的儲存設備,全都統整成為單一儲存資源,等於是輕易打破過往顛撲不破的廠牌限制,轉而以更有效、更彈性的方法,配調與運用所有儲存資源,終至提高企業資料中心的儲存利用率,也連帶降低儲存設備的投資成本。

綜上所述,儲存虛擬化對於企業而言,絕非「Nice to Have」,而是「Must to Have」,尤其當企業開始大力推動主機虛擬化或桌面虛擬化,也將愈來愈多的線上業務系統,投放至虛擬化環境運行,那麼儲存虛擬化就不是錦上添花的個別事務,而是攸關整體IT基礎建設的必要環節。

最重要的理由是,對於企業來說,不論基於什麼理由,降低營運成本也好、提升員工生產力也罷,總而言之要想推動任何IT應用服務,其間都少不得需要運用「資料」,因此資料即是成就企業應用服務的關鍵養分之一,故而對於收容各項資料的載體、也就是儲存系統,自然需要妥善管理,不容絲毫鬆懈。

一直以來,儲存系統之於企業推動應用服務,明明有著如此重要的依存性,理當是頭號功臣,卻往往淪為壞事的元兇,怎麼說呢?可以肯的是,隨著企業運用IT系統的程度愈深、應用系統開發數量愈多、使用者人數愈大且運用頻率愈高,影響所及,資料增長速度只會愈來愈快,不太可能趨緩,而且與此同時,企業投注於IT的經費,乃至於預先部署的儲存容量,往往趕不上資料增生的速度。

統整異質儲存  讓企業長痛化為無痛

在此前提下,有一種讓企業所不樂見的場景,就免不了一定發生,即是當原有儲存容量滿載,已不足以承載新增資料之際,此時企業用戶別無他法,一定得進行容量擴充,而在升級擴充的過程當中,便需要執行資料搬移動作,迫使相對應的應用服務系統必須停機,且停機時間可能少則半個到一個工作天,多則甚至超過一天,然而「多關機一秒,等同於多一份損失」,企業豈能見容於服務中斷情事經常上演、導致商機流失?

為了不讓儲存系統屢屢淪為壞事元兇,企業勢必得設法採取斧底抽薪、一勞永逸的非常手段,好讓儲存系統的升級、資料的搬遷,能夠從原本的「大痛」變為「無痛」,引進儲存虛擬化解決方案,無疑正是解決難題的可行之計,試想,資料遷移時間若能從半天至一天,縮減到可以略而不計的微小期間,象徵服務中斷時間微乎其微,對於企業來說,將會是多麼大的導入誘因?

況且,假使任由傳統儲存配置的僵固性一再持續,企業也將蒙受苦果。一般來說,企業多深諳為雨綢繆之理,懂得預先備妥較為寬裕的儲存容量,這也就意謂著,企業儲存空間的利用率不會太高,勢必恆常處於30?40%低水位、甚至更低,但為了生怕日後特定期間的「瞬間破表」突發需求,又不可能冒險縮減佈建規模,只好咬牙苦撐,讓大量已被特定廠牌綁定的閒置儲存資源,繼續充斥於現有IT環境;同樣的,要想打破這個僵局,顯然也得倚靠儲存虛擬化,唯有借助相關解決方案,方可打破猶如鐵板一塊的僵固性,讓來自不同廠牌的儲存資源融為一體、善加運用。

另一點也很重要。企業IT環境的現狀是,經常充斥著不同廠牌的儲存系統,過往在未完成資料集中化大業前,要做異地災難備援,無疑是惡夢一場,執行難度甚高;如今拜儲存虛擬化所賜,所有異質儲存平台都得以連接在一起,繼而形成一座大池塘,所有資料都集中流向於此,單單這個特性,便可讓異地備援一事,頓時化繁為簡。

回顧儲存虛擬化的發展歷程,開始出現第一代產品的年代,可回溯至2003,換言之,儲存虛擬化發展迄今至少已超過10年,整體技術愈趨精進成熟,總不可能老是憑藉「資源整合」一招半式繼續行走江湖,得拿出更多本領,才能讓企業用戶甘願且欣喜地加以買單,因此各儲存虛擬化方案加值能量的多寡,就成為否獲致青睞的關鍵所在。

比方說,藉由精簡自動配置(Thin Provisioning)的儲存控制單元,針對未使用儲存空間予以重整分配,一併進行檔案修復、清除多餘備份等事項,使企業免於在初期預購過多儲存容量,另外也能確保資料在堆疊、搬移或複製的過程中,絲毫不影響應用服務效率。

另一方面,企業藉由虛擬化的動態資訊系統架構,即可簡化IT系統環境,彈性調整伺服器運算資源,使實體儲存環境中本該具備的功能,皆順暢移轉至虛擬化環境中恆常運行,亦有助於提高整體應用服務的可用度。

建立完善管控  確使虛擬化效益不打折

只不過,透過虛擬化技術,儘管是化解異質平台管理難題、卸除沈重維護成本負荷的妙招,但凡事都不可能面面俱到,固然有其優勢,但也免不了有其缺陷,甚至帶來新的弊端,虛擬化也不例外;此乃由於,進入虛擬化,也代表用戶控制設備的能力有所改變、乃至受到若干不利影響,連帶也可能出現一些資源損耗狀況,這些缺失,都是以往實體應用環境未曾發生的現象,唯有突破這些盲點,才可望確保虛擬化效益極大化。

許多企業基於資料保護所需,都已採用Remote Backup或Snap Mirror等解決方案,在實體應用環境一切運作如常,鮮少有狀況發生,但一旦從實體環境步入虛擬環境,卻完全變了調,難以繼續正常駕馭這些功能,此時IT管理者只好返回實體環境操作,不僅加重管理負擔,也對作業效率影響至鉅。

如何化解上述窘境?即有賴健全的儲存虛擬化管理機制,說得具體一些,便是在虛擬化環境中,必須有一套綜觀全局的管理系統,可以同時納管任何實體或虛擬設備,唯有如此,方能確保儲存虛擬化的所有功能與效能,都始終繫於完美匹配的狀態,而不至於如同前例,管理者要做Remote Backup或Snap Mirror,還得被迫從虛擬環境折返實體環境,透過好的虛擬化管理,就不會徒增管理負擔,也不會讓本該展現的虛擬化美意有所折損。

總括而論,儲存虛擬化對於企業儲存環境的長遠發展,其利遠大於弊,其間不管論及異質儲存平台的串聯整合、資料遷移歷程的透通化與極簡化、動態隨需配置(Thin/Dynamic Provisioning)功能的落實,乃至於同步的磁碟鏡射、自動化的失效接管、基於時點的資料快照,以及遠端的非同步IP資料複製等諸多功能,個個都蘊含莫大實用價值,也都值得企業善加評估、研究與採納。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