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罩門補強 儲存虛擬化可望扮演雲端要角 智慧應用 影音
MongoDB
Event

技術罩門補強 儲存虛擬化可望扮演雲端要角

  • DIGITIMES企劃

企業營運規模不分大小,意欲登上雲端,勢必得奠基於虛擬化架構。</span>
企業營運規模不分大小,意欲登上雲端,勢必得奠基於虛擬化架構。

近年來,「虛擬化」技術訴諸IT資源的有效運用、分享與整合,由於投資效益顯著,使其得以順勢搭上雲端列車,成為企業勤於追逐之熱門標的;惟仔細探究真正被廣為採用的虛擬化技術,多環繞於以伺服器為主的CPU及記憶體等資源上,至於同樣看似重要的儲存虛擬化,發展景況卻遠不及伺服器虛擬化。

時至今日,企業營運規模不分大小,普遍都已理解雲端運算的導入價值,同時也有所體認,意欲登上雲端,勢必得奠基於虛擬化架構,兩者之間實有緊密的關聯性;因此可以這麼說,一朵朵雲端相繼落地實現,虛擬化技術絕對是推波助瀾的大功臣。

虛擬化一詞,其實內含諸多元素,不管是伺服器、桌面、應用程式、網路乃至於儲存,個個都對應不同虛擬化技術,這當中的每一項,都可以在偌大的雲端運算環境裡頭,找到不同的利基點。但持平而論,迄今仍呈現伺服器虛擬化一枝獨秀的局面,也是最能與雲端環境劃上等號的技術辭彙,至於以往同樣不乏IT廠商賣力鼓吹的儲存虛擬化,論普及情況,雖然未必落居一干虛擬化項目之末,但面對伺服器虛擬化「望塵莫及」,卻是不爭的事實。

針對這個現象,曾有人這麼解釋,相對於伺服器虛擬化,儲存虛擬化相關的供應商或解決方案實在太多,彼此之間又無顯著的共通標準,況且其技術含量相對艱深,不僅包含NAS、iSCSI SAN或Fibre Channel SAN等類型不一的系統,且摻雜了諸如鏡像、快照、Clone、精簡自動配置、連續資料保護、及虛擬磁帶櫃等紛雜應用模式,其間所隱含的入手門檻之高、管理負擔之重,在在都凌駕於伺服器虛擬化之上,正因如此,才使其發展進程備受阻礙。

然而事實上,這些說法固然言之成理,但追根究底,乃在於儲存虛擬化存在著若干技術罩門,使它無法如同伺服器虛擬化那般熱力四射;到底這些缺陷為何?先從伺服器虛擬化的關鍵優勢開始看起,即不難一目瞭然。

化繁為簡、靈活移動  造就伺服器虛擬化聲勢

雖然隨著VMware、微軟等供應商之技術持續精進,使得現今的伺服器虛擬化軟體,富含愈來愈多功能,讓人看來目不暇給,不免為之讚嘆,但凡事「莫忘初衷」;該項技術之所以大行其道,肯定是有若干關鍵特質,使其得以贏在起跑點。

首先,就在於它的化繁為簡能力,足以解構原本極其複雜的運算任務,繼而交由一個個虛擬機器各自執行,且這些虛擬機器個個能夠獨當一面,在任務的執行方面,彼此不會牽絆、滋擾,而且都可量力而為,只擷取恰如其分的運算及記憶體資源,當某一個體需求急迫、而其餘個體卻賦閒納涼之際,所有的資源,即可暫時傾注於真正需要的一方。

在此情況下,企業根本無須因應任何單一系統的尖峰負載,斥資部署大量資源,因為在伺服器虛擬化環境之下,所有的資源都是可以共享的。

如此一來,企業IT投資報酬率,即可因伺服器虛擬化的實施而大幅勁揚;那怕日後由於業務版圖擴張、交易活動激增,導致企業必須升級運算系統,每一筆錢也都花得恰到好處,因為一旦底層運算能量擴增,它所帶動的效能提升,所有應用系統都將雨露均霑,而非獨厚於單一服務,此外,每增一分資源,也都能使效能線性增長。

另一項關鍵,則在於虛擬機器的動態遷移(Live Migration)能力。也就是說,假設某一關鍵應用所依附的虛擬機器,不幸執行在一台性能已不敷需求、或即將面臨檢修的實體主機,企業也無須驚慌失措,而可在完全不停機的狀態下,將它遷移到另一台健康無虞的實體主機,繼續正常運作。

上述種種特質,對於提供雲端應用的企業機構或服務供應商,無疑都十分重要,因為一來可確保自己投資的IT資源都被有效利用,根本不必在初期耗擲大量金錢部署其運算架構,二來亦可確保任何應用服務之高可靠性,絕無間斷之虞。

儲存虛擬化迎頭趕上  可望打破過往迷思

綜上所述,伺服器虛擬化之所以受歡迎,無非就在於它的效益是顯而易見的,使得多數企業深信不疑,一旦投資該項技術,理應不會押錯寶。反觀儲存虛擬化,至少在過去的2?3年,似乎還讓人看不出如此顯著的關鍵優勢。

以往的儲存虛擬化技術,訴諸一套集中化管理機制,能把企業內部大大小小儲存設備包裹在它的身後,並試圖將不同設備之間的壁壘打破,據以勾勒出儲存池的美景,使得前端應用伺服器再也不用直視一大堆儲存個體,可憑藉單一視圖,恣意調度需要的資料。做到此一地步,不能說沒有重大突破,但總予人「基本價值有餘、加值效益不足」的觀感,況且,有一個頗為棘手的罩門,即可輕易搗毀這些基本價值。

由於這個中央控制單元,需要整合身後一大堆異質儲存系統,等於是把沈重包袱攬在自己身上,所以成也是它、敗也是它,失敗之處,就在於它本身即是效能的最大瓶頸,此項疑慮若是未解,企業怎敢把儲存虛擬化技術套用在雲端?更何況,伺服器虛擬化可切割出細緻的Virtual Partition,儲存虛擬化若還停留在LUN這麼粗略的層次,兩相對照,未必相形失色。

不過可喜的是,經過若干廠商的努力,已讓儲存虛擬化顯露陣陣曙光。比方說HP旗下的3PAR Virtual Domains,即類似於Hypervisor環境下的虛擬機器,可將實體儲存分割為一個個小區塊,每個區塊可個別承載自己的任務,而且都能被獨立管理,更重要的是,不同區塊之間也絕無相互干擾的問題,有了類似的法寶,理應不難讓用戶為之改觀。

但光有近似於伺服器虛擬化的Virtual Partition,顯然還不夠,因為若無諸如動態遷移的技術加以保護,這些Partition能否恆常穩定運作,仍教人不敢放心。著眼於此,儲存設備業者遂積極發展聯邦式儲存(Storage Federation)技術,強調這些被分割出來的虛擬儲存單元,也同樣可以在不停機的前提下,動態移轉到另一個儲存實體,亦有助於確保企業的關鍵應用服務,能夠隨時保有最佳性能,持續不斷地正常運作。

以EMC的 VPLEX Geo為例,即是具體落實Storage Federation概念的代表性技術,可針對多個VPLEX叢集,建構非同步的聯邦(Federation of VPLEX Clusters),藉以因應企業資料中心遷移或整併、跨國境遷移等應用需求,甚至可結合VPLEX Global,營造分散式的同步資料存取利基,抑或將作業分配到遍布全球各地的不同節點執行;凡此種種,都頗能契合企業私有雲環境的運作需求,與伺服器虛擬化的Live Migration如出一轍,同樣教人為之驚艷。

所以說,伺服器虛擬化賴以造就票房實力的兩道利器,儲存虛擬化過去付諸闕如,但如今已迎頭趕上,不啻是重新站上了其於雲端環境的有利地位;緊接著,就看企業用戶認不認同這般進步成果,決定是否給予儲存虛擬化關愛眼神。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