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議題發燒 環控技術全面啟動 智慧應用 影音
MongoDB
ST Microsite

環保議題發燒 環控技術全面啟動

  • 廖珮君

土壤、水質、空氣等環境監控,已成為未來趨勢,歐美地區在此類技術的發展與應用較快,而亞洲地區也已快速趕上。圖片提供?Siemens
土壤、水質、空氣等環境監控,已成為未來趨勢,歐美地區在此類技術的發展與應用較快,而亞洲地區也已快速趕上。圖片提供?Siemens

地球環境持續惡化,讓環境監控成為IT應用的顯學,透過感測、通訊、控制等技術,環控系統的整合度更高,也更具智慧。

全球氣候巨變,這幾年天災造成的損害,規模愈來愈大,以台灣為例,根據氣象局的說法,這20年來,台灣每年的降雨總量並沒有改變,但是晴雨天的比例卻有大幅變動,晴天的天數越來越多,雨量總集中在少數幾天,這也表示台灣雨天帶來的雨量爆增,暴雨不但造成水災,也帶來土石流,從這幾年來總是伴隨颱風而來的驚人雨量和土石流,就可看出氣候的變化,氣候變化難以改變,不過災害的預防並不難,台灣現在已開始將感測與通訊技術加以整合,從環境監控著手,避免災害的擴大。

防災監控需求大不同

逢甲大學地理資訊系統研究中心就指出,為預防現在的天災,現在都用監測站在定點進行監測,目前台灣偵測土壤的行動式與固定式監測站共有24個,分布於全省易於發生土石流之處,包括台北九份、南投神木村等18處。

台灣發展災害監測的時間較短,由於IT技術足夠,進展相當快速,雖然目前仍無具體的防災實例,不過相關單位都已紛紛投入,陸續有一些成績出來,例如莫拉克風災時,在神木村愛玉子溪上的CCD攝影機,就拍攝到土石流從頭至尾的完整發生過程,對於未來當地的國土安全策略相當有幫助。

由於災害監測的設備無法標準化,多由負責單位設計整合設備,由於這些防災設備面臨的環境之嚴苛,遠大於任何場所,因此一般的IT產品無法勝任,以簡易式土石流觀測站為例,這種設備是將攝影機等設備裝置在一個簡易機箱,在災害(比如颱風)發生前,以人力揹至定點擺放進行運作,這類設備必須不靠人力至少自行運作72小時以上,而且必須防水防塵防震。

就此案例來看,防災設備的要求至少有兩個,一是因應環境需求的高強度、穩定規格,二是因應不同設備鏈結的相容特性,逢甲大學選擇了台灣工業電腦廠商泓格科技的自動控制模組,由於工業電腦廠商專注於工業等級設備發展,在穩定度上已不是問題,另一方面這類廠商的產品豐富,可選擇不同工業規格的通訊模組介面,相容性也不是問題。

工業電腦打造最適化系統

針對逢甲大學地理資訊系統研究中心的看法,工業電腦廠商也指出,即便天災難以阻止,但仍可盡人事的減低災害,要有效降低災害因素,可從3個方向來做:一是在最短時間內建置完成;二是打破地域性限制;三是擁有良好的備援機制。

這3個要點是佈建防災環境感測物聯網的重要參考設計,在短時間建置部分,由於天災來臨的時間不定,不會有太充裕時間進行建置,因此一般的作法是將位於現場環境的感測通訊端點設計為模組化,依據現場狀況快速組裝出不同功能的設備,至於打破地域限制則是在設備中設計多種通訊模式,一般而言必要的通訊標準包括RS-232、RS-485、Ethernet連接埠等模組,另外則是M2M遙測方案,M2M也可作為備援機制,利用通訊模組來組成物聯網,讓在不同區域的設備可相連,在第一時間啟動防護機制,大幅降低災害損失。

M2M無線架構的優勢在於成本低、免佈線、易安裝、擴充性高,對於災害偵測系統來說相當適合,現在現場端網路監控需求日殷,所需的解決方案必須夠創新,基於多年在自動控制領域的深耕,業者認為大部分應用場所屬於中小型I?O監控與連動系統,但卻經常搭配大型中控設備,在價格成本與系統建置上都不甚恰當,底層的感測與中層通訊外,上層控制平台也是環控系統的重要組成之一,完善的圖控平台可與感測控制模組整合出一套最適化系統,這類型架構是環境監控系統的主要構成,廣泛應用於水質、土壤等,近年來的較大應用則是空氣品質監測。

內容與方法俱全  空氣品質監測法上路

談到空氣品質監測,多數人應該都在人潮聚集的大型場所如百貨公司、展覽中心、車站等處,看過設置於入口處的壓克力製數據板,這類數據板上鎖揭露的數據大多為建築物內的聚集人數、二氧化碳濃度等,不過具業界人士指出,這種數據板的資料並不正確,由於多數場所未依據法令規定,在場內佈建感測網路,而僅將感測器設置於數據板的後方,也就是說板上的二氧化碳濃度數據僅代表告示板設置處,而非場內的數據。

目前各國都有空氣品質的相關法令,以台灣為例,就在2011年頒布了「室內空氣品質管理法」,該法針對空氣品質規定了「巡檢」、「定檢」和「連續監測」等3種檢測方式,巡檢是由各場所的專責人員,每日定時持手持式感測設備,到規定的巡檢點檢測,並將數據累積記錄,若該點的量測數值未達標準,該人員必須設法改善,定檢則是由第三方公正單位,每2年定時至該場所檢測,若檢測未達標準,則該處所會被處以罰金,至於連續監測,目前仍在草擬中,預計2年後會上路,連續監測將規定在指定場所在定點必須設置感測器,隨時累積該處的空氣數據。

除監測方式外,檢測內容環保署也有規定,針對不同場所環保署設定了不同的檢測內容,例如醫院就必須告示院內的二氧化碳濃度、懸浮微粒、甲醛、細菌等,而其中二氧化碳與懸浮微粒,是所有場所的基本檢測要件。

檢測項目與檢測方式的搭配,就成為台灣「室內空氣品質管理法」的重要組成,就目前實施進度來看,各大型場所的空氣檢測已逐漸上路,不過其實在「連續監測」尚未實施之前,現行的「巡檢」、「定檢」等方式,並無法完整揭露受檢測場所的空氣品質數據,原因在於巡檢與定檢方式,都只是在特定時間檢測,其數據只代表單一時間點的空氣品質,起其檢測時間並不密集,因此其數據的意義並不高,未來連續監測實施後,其24小時連續偵測所累積的數據,可形成 短、中、長期的走勢,對研究分析者而言,數據才有代表性。

感測網路 讓環境監控更全面

不過未來連續監測上路後,導入自動化架構已成必然,在管理效率考量下,各感測點必須全面鏈結,形成感測網路,架構感測網路的主要好處除了可全面掌握各感測點數據外,還可進行遠端控制,管理人員不必逐點巡檢,大幅提升館效率。

此外感測網路將數據數位化,其數據除了傳送到後端圖控平台(SCADA)進行監測外,還可與數位看板(Digital Signage)搭配,將空氣品質數據即時而完整的顯示在平面螢幕上,讓數據效用近一步提升。

在地球環境的惡化下,各種怵目驚心的環境新聞訊息不斷傳來,近期就因中國大陸的霾害飄來台灣,造成台灣民眾的憂心,在未改善前,各類環境監控的需求視將急遽出現,不過環境監控系統需要一定的客製化設計,而客製化設計牽又涉到各領域的專業經驗,因此未來此領域必須倚靠IT與系統整合兩方業者合作,方能打造出最適化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