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動醫療裝置創造智慧穿戴市場新商機 智慧應用 影音
Microchip
ADI

行動醫療裝置創造智慧穿戴市場新商機

  • DIGITIMES企劃

數位行動醫療車可提升偏遠地區的醫療服務,或是隊無法運至醫院的病人提供所需急救醫療服務。(外交部)
數位行動醫療車可提升偏遠地區的醫療服務,或是隊無法運至醫院的病人提供所需急救醫療服務。(外交部)

近幾年來,智慧穿戴裝置已經成為科技產業的關注焦點,其中又以智慧手錶、手環及眼鏡為三大主流,應用領域包括運動、影音娛樂、遊戲、運動健身等,但在Apple Watch出現前,智慧穿戴裝置的銷售量,並沒有在消費市場出現爆發性的成長,為了提升智慧穿戴裝置的實用性,以提升銷售量,愈來愈多的智慧穿戴裝置發展方向,開始專注於醫療領域。

竹科管理局指出,穿戴式裝置滿坑滿谷,舉凡手機、手環、項鍊、綁帶、貼布,種類繁多,雖已深入我們日常生活。但對產業界而言,穿戴式裝置本質上仍是利潤不高的產品。如何在穿戴式裝置的基礎上,搭配網路、大數據及服務,發展行動醫療(Mobile Health;mHealth)產品,可望成為提升智慧穿戴產業價值的關鍵。

穿戴式裝置利潤不高,發展行動醫療產品,成為提升智慧穿戴產業價值的關鍵。(Wikipedia)

穿戴式裝置利潤不高,發展行動醫療產品,成為提升智慧穿戴產業價值的關鍵。(Wikipedia)

竹科管理局指出,台灣具有良好的資通訊產業鏈,以及醫療臨床環境,加上近年來,政府對醫材產業的大力推動,在醫療影像、電腦輔助診斷軟體、生理信號檢測晶片,已經累積了許多研發能量,加上台灣還具有國際標準組織認證的塑膠射出、精密機械、生物晶片等完整的加工產業鏈,若能結合穿戴式裝置與系統服務,將是台灣發展行動醫療產品的大好機會。

行動裝置加強醫療應用開發

如Google預定在2015年夏天會開始試驗醫療用智慧手環,這款穿戴裝置的感測器,能取得更具醫療價值的數據。這款新品是由Google X團隊研發,Google生命科學部門主管Andy Conrad指出,雖然目前包括智慧手環、智慧手錶等智慧穿戴裝置,也能取得健康數據,但不夠準確,無法用於醫療用途,因此Google將與製藥公司、醫療研究人員一起加強設備的準確度,且在美國以及歐洲地區尋求監管單位的認證。

據了解,Google開發的智慧穿戴裝置將可測量使用者的心搏強度和頻率、繪製心電圖(ECG),也能偵測脈搏和皮膚溫度,還能感測週遭光線和噪音變化程度,和用戶健康狀況做對照,可望帶動行動醫療的應用市場發展。

由於新品將定位為醫療商品,而非現在市面上的消費型智慧穿戴裝置,因此不會在市面上銷售,而是由醫生來判定,是否建議患者使用;如心臟病患在出院後,院方可用此一裝置監測患者心律狀況,類似的技術也可應用於帕金森氏症患者的活動監視。

應用到醫學研究,其實也是行動醫療產品的主要價值,透過行動醫療產品,使用者將可成為主動收集、提供資料的研究參與者,可一舉擴大醫學研究受試者的數量,讓以往動輒需要花費龐大資金,以及冗長時間才能完成的醫療研究,能夠更為迅速取得研究成果,有助於醫療研究領域的發展。

工研院產業經濟與趨勢研究中心(IEK)副組長張慈映指出,根據BCC Research 2014年二月發表的研究指出,全球穿戴式運算裝置,應用在健康照護領域的市場營收,在2013年已達到8.6億美元,預估到2018年,可成長至30億美元,2013?2018年複合成長率可達28.1%,其中亞洲地區成長幅度又較歐美地區為高,年複合成長率可達33.9%。

IEK認為,穿戴式行動健康裝置的技術發展方向,未來將包含小型化且低成本的系統晶片、低耗電率的電池設計、感測器收集健康數據的種類、健康數據的運算與分析等面向;特別是收集資訊的感測器與後端分析系統,將是穿戴式行動健康發展的下一個決戰關鍵點,如感測技術的微小化與低耗能、後端數據的分析與特定參數分析結果的回饋等,這些都是提升消費者採用意願,進而帶動商機的重要策略。

醫療服務體系也正在行動化

除了個人使用的行動醫療產品外,醫療服務體系也正在不斷地加強行動性,以克服交通不便所導致的就醫可近性、方便性,同時也可改善偏鄉地區醫療資源缺乏的窘境。

如過去要量測心率、心率變異或是睡眠偵測,只能到醫院,但有了穿戴式裝置,將可能為用戶的生活帶來前所未有的改變。如以色列InterCure公司開發的Respi-Low可攜式裝置,藉由腰帶上的感測器,隨時感測呼吸速率,並透過耳機音樂來提示、引導病患藉調整呼吸來調整自律神經,進而舒緩動脈動感反射(Baroreflex),不但可以降低血壓,而且越年長者成效越顯著。

即使是傳統的醫療儀器或服務,藉由行動科技也可深入偏鄉,提供醫療服務。如衛生福利部日前補助苗栗縣泰安鄉的「數位行動醫療車」,也已開始提供服務。這輛數位行動醫療車內配有無障礙輪椅升降設備、X光檢驗、腹部超音波、子宮頸抹片檢查、口腔黏膜篩檢及抽血等專業醫療檢驗設備,未來將不定期穿梭在山區各部落,提供預防性的健康檢查與全方位保健醫療服務,如中老年病防治、衛生教育宣導、整合性預防保健服務─成人健康檢查、婦女子宮頸抹片檢查、口腔黏膜篩檢、一般X光攝影等醫療服務。

行動醫療車不僅可服務偏鄉地區,甚至也成為台灣援外的重要資源。如台灣在2014年底就曾贈與阿根廷世界社會發展基金會(Fundación Mundial para el Desarrollo Social)數位行動醫療車,將救護車變成「影像診斷行動醫療診所」,內具備高科技醫療設備,透過網路與資訊中央系統連接,供專業醫師以遠程醫療方式對病人提供相關診斷。

除了醫療看診服務外,行動醫療車的價值,主要是可建置慢性病篩檢、轉診、就醫和後續追蹤照護的模式,同時還可建構泰安鄉慢性病資料檔(健康資料庫)及追蹤名單,行動醫療車未來若有夠高的使用率,未來也可望推廣至其他偏鄉地區,落實「偏鄉照樣有醫療,居民生病無煩惱」的目標。

大數據與個資保護值得關注

不管是行動裝置或行動服務,便利性的提升可以讓醫療服務針對不同用戶與用途,開發更多元的應用,但只要醫療資訊落入個資範圍,亦將受到個資法的保護,相關業者應注意取得必要的同意與授權。

首先是確認蒐集的資訊是否屬於個資的範圍,根據個資法第二條,個資的定義包括自然人之姓名、出生年月日、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護照號碼、特徵等及其他得以直接或間接方式識別該個人之資料,業者如有蒐集、處理或利用屬於個資範圍的資訊,應依個資法規定辦理。

其次則是要確認是否屬於特種個資。根據個資法第六條規定,具有敏感性的特種個資包括醫療、基因、性生活、健康檢查及犯罪前科等,依現行個資法規定,除非依法定例外情形,否則即使獲得當事人同意也不能蒐集、處理或利用特種個資,未來修法需要放寬限制,如經當事人同意,應得蒐集、處理及利用特種個資。

最重要的是,業者在蒐集、處理及利用個資時,一定要告知當事人,而且要經當事人同意。因為根據個資法保障個人對其個資自主控制的權利,除法定例外情形外,原則上採取「告知後同意」的機制,業者有必要落實前述的保護機制。

由於各國的檢測標準都非常嚴格,以美國FDA為例,產品從送驗到上市至少要半年,通常要一年,甚至可能要兩年,而且因為攸關生命,用戶通常會選擇既有的大品牌,一般的中小企業恐怕很難切入醫療保健類的穿戴式裝置市場,業者若有意切入醫療保健類市場,可以選擇比較不敏感的領域,如MTAC Miracle、W/Me可以量測心電圖、Philips ActiWatch雖然價格高達新台幣一萬元以上,但因為得到醫師認可,可以做睡眠偵測,相較於市面上同樣獲得醫師認可的睡眠偵測器材,價格仍有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