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內憑iApp展現軟實力 助企業事半功倍打造App 智慧應用 影音
EVmember
ADI

英特內憑iApp展現軟實力 助企業事半功倍打造App

  • DIGITIMES企劃

英特內軟體公司經理林奇杰
英特內軟體公司經理林奇杰

時至今日,對於大多數人們,不僅智慧型手機不離身,平板或智慧手錶也逐漸成為不可或缺的裝備,按理說,企業面對愈趨成熟的行動世代,早該有能力建構優質App應用程式;但事實上,許多企業主,乃至行銷、業務或MIS主管,被問到「是否以對的方式打造企業App」,依舊不知如何作答。

英特內軟體公司經理林奇杰認為,企業為確保用對的方式打造App,務先揚棄兩個謬誤認知。首先不管是否擁有高人氣網站,都切忌用網站角度看待App開發,因為兩者使用習慣、操作方式不同,App只要些許不好用,使用者就會斷然移除;其次,莫因為別人有App,所以自己也要有,只因行動平台的普及、巨量數據爆炸性雲端化,所有資訊隨時在空中傳遞交換,企業的即時資訊、產品訊息、統計報表等,最好都能在第一時間被決策人員或客戶存取。

然而做App不能僅以滿足企業政策為念,需考慮是否能滿足使用者所有需求,例如真能解除限制發揮行動生產力,及真能優先解決應用虛擬化的當務之急,才可望營造雙贏局面。

App風險難以評估  且需投注高昂成本

至於企業欲自我省思「為什麼需要App」,林奇杰建議先釐清10個問題,才能確定真正需要的究竟是行動網站(Web)還是應用程式(Native),包括「產品是否需要使用到手機的功能」(Native)、「希望帶來獨特的使用者體驗」(Native)、「獨特的UI」(Native)、「考慮預算與成本」(Web)、「產品有商業行為」(Web+Native)、「曝光率為指標」(Web)、「不想持續受限平台語言」(Web)、「須傳送大量數據」(Native)、「經常更新」(Web),及「跨平台通吃」(Web)。

但無論如何,App的風險實在難以評估,且需花費高昂成本,所以「為什麼需要App」這個問題,委實令多數企業甚難回答。

林奇杰分析,一般開發App需要準備的項目,至少包含硬體設備(開發設備、測試設備)、人力支援(具HTML、JavaScript、CSS、Java或Object等兩種語言以上基礎撰寫能力的工程師)、營運費用(上架與推播支出)、系統版更(需與Release版本賽跑)。若以自行開發Native App為例,面對iOS、Android,尚需面對開發人員、平台限制、平台元件等方面的歧異,不管遷就於何方,都會導致畫面、規則、流程不一致,無怪乎諸多企業總是長嘆,做App投注的人力與時間成本,總是得不到對等效益。

透過iApp單一工具  同時開發多種行動應用程式

因此企業莫不期望憑藉單一有效工具,便可動用同一組開發人員、同樣的開發平台、同樣的開發元件,最終只開發一套系統,就能維持iOS、Android兩造App的完全一致性;英特內軟體特別研發新世代的行動應用程式設計救星「iApp」,即可呼應此一殷切需求,使企業僅需採用這項單一工具與介面,便可同時對網頁(Web)、行動網頁(Web App)、混合式行動應用(Hybrid App)及行動裝置本機應用(Native App)進行開發,亦無需額外搭配高規格、高成本的硬體設備,開發者只需要備妥主題創意,維持既有開發習慣,就能迅速讓夢想付諸實現。

林奇杰進一步說明,iApp蘊含諸多有助於營造事半功倍效應的關鍵特色,首先是在框架中備妥多種裝置聯繫的API,讓程式能直接透過呼叫而與裝置互動,也可與伺服器端直接進行資料傳遞與運算交換;其次此框架只有API,不含任何資料或商業邏輯,不會因外人下載且未經認證而致資料外洩;再者深具「簡單快速」利基,只需一句指令便可驅動硬體裝置;接著是易於快速更新,開發或上架過程一旦發生錯誤,只要立即更新伺服器端資料,便可立即解決問題,且使用者馬上就能即時獲取並保有最新版本,無需再次透過平台上架審核與作業往返時間。

此外,iApp支援訊息推播服務、遠端資訊安全清掃服務、內建直接連結多種異質資料庫,同時提供快速開發線上簽核流程,以及「一邊開發、一邊偵測」等實用功能。總括而論,透過iApp,將使企業有效降低成本,減少人力資源消耗,即時開發即時預覽,進而在最不佔系統資源的前提下,利用有限時間完成最有效的事情,終至巧妙憑藉各類型行動應用程式,抓準市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