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ApplePay進入台灣 談台灣金融科技發展策略 智慧應用 影音
MongoDB
ST Microsite

從ApplePay進入台灣 談台灣金融科技發展策略

  • 王可言

近日美國蘋果公司(APPLE)透過律師事務所向金管會申請ApplePay行動支付許可。一時之間支持與反對的聲浪大作。前行政院長張善正在聽取金管會「台灣金融科技白皮書」的報告後指示,「若無漏稅疑慮,儘速開放ApplePay。」並於卸任前同意有條件開放。但是在討論台灣金融科技發展策略時,是否需要針對某一家外商的申請做出指示,值得討論。這也凸顯出,台灣在金融科技政策與實務推動上缺乏整體戰略的窘境。報載四大金控爭先恐後,頻赴上海爭取ApplePay在台業務的代理權,更顯得台灣金融業在金融科技業務上的真空與對國際大廠的依賴,也讓金融科技新創公司面對嚴峻的挑戰。

ApplePay入台引起的爭議:該不該讓ApplePay在此時此刻入台?

贊成立刻開放的人士認為:1.開放ApplePay可讓國人與國外同步,率先享受金融支付服務的方便。2.有助於台灣代碼化服務平台(Token Service Provider;TSP)的開發與應用。3.台灣是小國,小國沒有不開放的權力。4.台灣金融科技產業應自行發展國際競爭力,要求政府保護,永遠也長不大。

反對此時開放的人士認為:1.全世界到目前為止一共只有6個國家開放ApplePay,台灣不必急於一時。2.行動支付的重要,在於可以取得第一手使用者的消費資料,這些資料對金融科技公司了解顧客行為頗為重要。3.ApplePay資料中心設在國外,導致台灣消費資料外流,不但有可能造成稅收困難及國安問題,更可能讓台灣金融科技產業失去主導權。4.台灣行動支付業者正在起步階段,此時開放,蘋果挾其國際大廠品牌與低價優勢,將橫掃市場,讓台灣廠商還沒起步就被消滅了。四大金控爭奪ApplePay代理權,證明了支付業者的憂慮不是空穴來風。

一分鐘讀懂ApplePay

ApplePay是行動手機支付推動的最新嘗試。歷年來,多個國際大廠,如PayPal、Wal-Mart、Target、Google等,先後推出行動支付,但都沒有成功。蘋果本其一貫的成功模式:等同業嘗試失敗後,再以更簡潔貼心的體驗推出類似的服務。ApplePay將信用卡或金融卡數字化,並用一個加密儲存付款資訊的專用晶片取代卡片上的晶片或磁條,讓iPhone或iWatch可以透過無線近域通信天線(NFC)與交易點的銷售終端(POS)連結,達成交易。它和許多國家已經使用的非接觸式支付方式類似,但蘋果增加了雙重身份驗證(iPhone的觸控身分認證和電子錢包)以增加安全度。蘋果也強調他們不會追蹤使用者的消費記錄,消費記錄將留在客戶、供應商和銀行之間。

大多數觀察家都看好蘋果以動態驗證碼(Tokens)保護使用者身分資料的交易模式與方便的使用者體驗,認為ApplePay應該會成功。

ApplePay入台的影響

贊成和反對讓台灣成為全球第七個使用ApplePay的國家都各有道理。ApplePay是金融支付使用者體驗的典範,讓民眾率先享受電子支付的方便,對便民與金融科技的普及都有幫助。但說台灣是個小國所以沒有不開放的權力則沒有道理。台灣人口雖少,2015年在全世界200多個國家GDP名列第21名,不能算是經濟小國。

金融產業在全世界各國都是高度監管的產業,自然不是非開放不可。這也是為什麼經過蘋果2年多的努力,在今年2月與4月大陸與新加坡加入之前,只有英、加、澳洲等3個和美國關係密切的國家,在去年才開放使用ApplePay。台灣超商與銀行分行林立,發展電子支付與金融科技主導的創新服務有其先天挑戰;在國際大廠VISA提供免費TSP之下,要發展TSP服務根本不可能。ApplePay更夾蘋果金彈優勢,只收取0.15%到0.3%的手續費(是台灣業者的十分之一),台灣行動支付業者幾乎沒有能力與之競爭。

國際金融科技進入台灣的開始

其實,ApplePay只是國際大廠進軍台灣金融業的前哨戰,ApplePay以行動裝置將信用卡虛擬化。並沒有改變基本的信用卡消費模式。值得注意的,是金融科技創新應用如何與電子支付機連結,收集使用者消費資訊,透過大數據分析,了解使用者習性與需求,據以創造更好的金流與生活服務機會。

台灣發展金融科技產業的時機很短。過去幾年全球已有超過400億美元的創投資金流入金融科技新創公司。可以預見的是這一兩年之內,會有更多的金融科技獨角獸公司來台推廣。雲端無國界,這些公司極可能像UBER、AirBnB一樣跨境入侵。到時候台灣金融科技產業如果沒有國際競爭力,會很快喪失金融自主力。這對國安與經濟發展都是一大威脅。ApplePay來台,考驗的不是政府有沒有開放讓一家國外公司跨境做台灣金融服務的決心,而是政府對於金融科技產業發展的決策考量模式,到底有沒有一個通盤強化金融科技與金融資訊自主的策略規劃?能不能在有限的時間內培養出一些可以與國際大廠合作與競爭的金融科技公司?搶先於世界各國開放ApplePay,是否會扼殺了台灣金融科技的幼苗?是否會導致台灣金融業喪失金融資訊自主權?

開放與保護,我們的策略到底是什麼?

開不開放ApplePay來台,對台灣金融產業未來的發展影響深遠。我們不應獨惠蘋果,要開放,就應訂一個可以讓國際大廠進來,且讓台灣的金融科技公司也有公平合理競爭機會的規則。尤其不能讓國際大廠以低價把台灣新創業者打垮。如不小心處理,主政者的決策可能在金融產業結構改變的前夕,就先把代表台灣未來機會的金融科技產業繳了械,而把主導權拱手讓人了。如此一來,台灣金融機構或許還可以依附這些國際大廠,賺些小確幸的錢。但金融科技新創公司可能就無法存活了。因此,做這決策的人,是要對歷史負責的。

不過,不讓國際大廠進來,並不能保證台灣金融科技產業就可以發展。台灣市場小,入場晚,需要有智慧的策略,若只是追隨國際趨勢、在後面苦追,是永遠也追不上的。過度保護政策,時間一久,業者不須精進研發,就可以賺錢,反而失掉競爭力,政府美意變成短視業者暴利賺錢的護身符,對不起百姓大眾。

有些創投看衰台灣發展金融科技的能力,這些人忘了的是:科技進步是跳躍式的。金融科技海嘯的來臨,打亂了金融業的結構,讓許多新創事業有機會一搏且勝過擁有所有資源、人才、客戶的金融機構。台灣應把握這次機會,整合金融與科技業,形成一共創共榮的生態圈,集中資源,爭取國際商機,打入國際。單打獨鬥我們也許沒有機會,整合成生態圈,我們應可挑戰任何國際大廠。錯過了這次機會,已經停滯了近20年的台灣經濟恐怕要再停滯20年了。

政府應藉這次機會,訂出一短中長期的金融科技發展策略。由短期的保護(不能超過到2年),逐步開放。讓投資者與業者規劃公司發展策略時有所據。另一方面,也應像國際各國一樣,以市場開放為籌碼,為台灣優良業者換取國際市場的機會。

台灣的未來在哪裡?

金融科技是近10年來台灣轉型升級最大的機會。我們最大的弱點是法規、速度與價值網絡。台灣政府與大陸及多數國家不同的是,這些國家只要沒有明文禁止的項目新創公司都可以推動,台灣則是法規沒規定的都不能做。在這模式下,只要一創新,就觸法。建議新政府立即更改相關規定,准許金融科技公司推動創新金融服務模式,試行一段時間後再檢討,依據經驗與實證立法規範。

台灣發展金融科技雖然較先進國家晚了好幾年。但新加坡成立金融科技辦公室比台灣還晚半年,卻立刻投入超過新台幣50億元的資金,培養金融科技新創公司。台灣金融機構過去不太合作,金融業擁有大量的資源、顧客與人才,卻普遍把金融科技當成工具,而不是顛覆事業模式與競爭規則的原動力;以致大都只想引進國際大廠的技術,透過監管保護,繼續以其現有的商業模式賺錢。

而台灣的新創公司面臨對創新不友善的法規,對無形價值與台灣的創新力缺乏認知的創投業,加上技能與熱枕不足的年輕人才庫,先天不足,後天失調,單打獨鬥成功的機會不大。更有甚者,台灣公務員深怕涉及圖利私人公司之嫌,在防弊重於興利的作法下,不願積極修法,可能把我們的未來都防掉了。建議新政府鼓勵金融界投資金融科技公司。透過法規鬆綁,租稅減免,鼓勵新創公司聚焦金融科技生態圈,透過合作,快速發展。

我們的金融機構到了國際上,都算中小企業。單打獨鬥,幾無勝算。然而眾志成城,如果我們能整合金融機構、新創公司、數據擁有者、IT服務業者等,成一個共創的生態圈,才有希望加速研發創新服務,培養國際競爭力。

生態圈成功的要件

台灣需要的是一個能吸引大家加入,共享、共贏、共創,一起繁榮的生態圈。這當然需要特別的機制,也需要能夠吸引大家進這個生態圈的誘因。

我們必須自己創造並主導這樣的生態圈。自己來開發並不代表不接軌國際,運用國際公司的技術加速台灣金融科技的發展是必要的,透過國際合作,進入國際市場也非常重要。只是在合作的時候,我們必須有自己的技術,我們才能擁有主導權,尤其是有關資訊的活動,如掌握交易資訊的支付、快速開發平台、大數據水庫、分析、信評等。我們一定要能主導,否則等於是把金融大權拱手讓人來掌控。

在共享經濟的模式下,常見到的是國際公司到台灣,運用其分析媒合能力,整合台灣的人才與資源,讓台灣人賺小錢,大錢卻被他們賺走了。我們需要能發展金融科技生態圈的共創經濟,否則一不小心,台灣可能變成現代電子殖民地!政府尤其要注意,不能協助國際大廠扼殺了台灣新創公司的命脈!我們要成功,經營生態圈一定要以利他的模式,並提供具競爭力的平台,才能凝聚台灣創新能量,培養許多具狼性、又能合作的創新公司,快速跳躍趕過國際級的金融科技公司,為台灣經濟發展開創一嶄新局面! (本文作者為臺灣金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創辦人與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