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旭電子:以獨特的D(MS)2營運模式擴展SiP/SiM市場 智慧應用 影音
DTAPP
Event

環旭電子:以獨特的D(MS)2營運模式擴展SiP/SiM市場

  • 台北訊

USI總經理魏鎮炎先生。
USI總經理魏鎮炎先生。

在半導體製程面臨微縮瓶頸、以及電子產品日益輕薄短小的雙重趨勢推動下,SiP(系統級封裝)近來成為產業發展的重要焦點。日月光集團旗下的環旭電子(USI),其前身為環隆電氣公司,透過結合集團資源,已成功開拓微小化系統模組(SiP/SiM)市場,展現了亮眼的營運表現,在2016年全年及2017年第1季都創下淨利大幅成長的佳績。

有別於OSAT(委外封裝測試)業者鎖定的SiP市場,環旭發揮其既有的ODM/EMS營運模式與產品技術能力,另闢蹊徑,不僅開創了獨特的D(MS)2營運模式,還建構了深具差異性的技術優勢。環旭電子總經理魏鎮炎在接受本報專訪時,詳細闡述了他對SiP/SiM市場發展的看法以及環旭的成長策略。

技術壁壘高 D(MS)2營運模式獨樹一格

魏鎮炎介紹說,「環旭本來就專精於利用高密度表面黏著技術(high-density SMT)從事小型化模組與系統產品的設計與製造。併入日月光旗下之後,藉由集團在封裝領域的注塑(molding)與濺鍍(sputtering)和屏蔽(shielding)等技術幫助,因此能夠更進一步整合開發出尺寸更小、元件密集度更高的微小化系統模組SiP/SiM。」

環旭開發的SiP/SiM模組與OSAT業者鎖定的SiP市場是有所區隔的。它們的差異點主要在於,OSAT業者的SiP仍是以IC、元件級的封裝為出發點,提供不帶料的純委外代工服務,並沒有涉及系統應用與產品開發的範疇。

而環旭既有的ODM/EMS營運模式,是提供帶料的產品與模組設計、製造服務,多年來已累積了豐富的產品設計能力,因此可從系統設計著手,開發出能夠滿足應用需求的微小化系統模組。

魏鎮炎將此特殊的營運模式稱為D(MS)2,也就是DMS與M(miniaturization;微小化)和S(Solution;解決方案)的結合,藉由開發微小化技術解決方案,可讓公司提供附加價值更高的服務,並在現行的供應鏈中開創出新的格局。

他強調,「綜觀目前整個OSAT與CM(委外合約製造)/DMS產業,兼具系統設計與微小化技術能力的業者可說是寥寥可數,環旭佔據了一個極佳的優勢位置。因為,不管是既有的OSAT或CM/DMS業者想要跨入環旭主攻的SiP/SiM市場都有其困難度。」

首先,對OSAT業者來說,它們的強項主要在於多樣化的植球、打線等封裝技術,並會隨著製程微縮持續朝更先進的技術進展,但是它們則缺乏從系統面、應用面出發的產品規劃和設計能力。

另外就molding方面來說, SiP/SiM產品中,可能會包含數十甚至數百顆間距、高度各自不同的元件,模流均勻度的控制與製程條件的複雜度更高,單靠IC經驗是不足的,需要重新建立設計規則,而環旭在此領域已累積了多年的深厚經驗,有其技術優勢。

另一方面,CM/DMS業者雖然專精於產品設計,但在製造方面卻僅具備傳統的SMT技術,要跨越層次完全不同的高密度SMT與封裝技術,困難度更高。

至於在市場競爭方面,魏鎮炎表示,目前的主要對手有兩家,其一是三星集團旗下的子公司SEMCO,其二是日商村田(Murata)。不過SEMCO從事SiP/SiM製造主要是供自家產品使用,因此在此領域常碰到的對手就只有日商村田(Murata)一家。

不過,本身是被動元件大廠的村田,雖然透過收購行動跨入微小化模組業務,但除了提供Wi-Fi模組之外,其他領域則不像環旭可以提供多樣化的產品組合。

也因此,我們可以看到,藉由結合日月光的集團資源,環旭確實已經在市場上開創出一個嶄新的格局,並獲得領先消費性電子大廠的青睞,展現出強勁的成長動能。

SiP/SiM市場的潛在商機預估

由於半導體微縮遭遇瓶頸,再加上行動、穿戴等裝置對於微小化的需求殷切,希望能將更多功能集中在更小的面積之中,使得SiP構裝技術應運而生。魏鎮炎認為,隨著半導體產業進入到超越摩爾定律(More than Moore)世代,SiP/SiM必定會有長期的需求與良好的發展前景。

但由於這是一新興領域,目前還沒有完整的市場研究數據。不過,魏鎮炎從電子產業的整體構面來分析,指出SiP/SiM是位於PCBA(電路板構裝)與OSAT之間新出現的市場區隔,合理的整體市場(TAM)與可服務市場(SAM)規模應該分別為1,000億美元與700億美元左右。

雖然此數字看來好像比目前的OSAT規模還大,由於SiP/SiM的營運模式是帶料服務,與OSAT不同,若扣除7成的材料成本,其製造加值(MVA)的產值約200?300億美元,便與OSAT的規模不相上下了。

而從電子產業價值鏈的毛利率來分析,由於PCBA/EMS與OSAT的毛利率分別是5?15%及20?30%,因此介於其中的新興SiP/SiM市場,其合理的毛利率應該是在10?20%之間。

若觀察目前已公布的2015年CM/DMS廠商排名,我們可以發現,排名已前進至第十五名的環旭電子,雖然營收約為40億美元,規模遠較其他領先業者為小,但由於它的技術層次較高,其毛利率與淨利率都比前十大CM/DMS廠商還好。

魏鎮炎再次強調,「這也是為什麼環旭要積極朝新的D(MS)2營運模式移轉,除了能享有更好的利潤空間之外,並藉此另闢戰場,開創出一個由環旭獨佔鰲頭的新興領域,擺脫比拚價格的紅海市場。」

他比較了CM/DMS、OSAT、以及晶圓代工等不同產業領先業者的市佔率,其中鴻海和日月光大概都是在20?30%之間,台積電則是橫掃超過5成的市場,算是特例。

也因此,假設SiP/SiM的SAM是700億美元,若環旭能在此市場區隔中以15?25%的市佔率成為領導廠商,那麼營收規模就將達到100?200億美元的水準。與公司目前約40億美元的規模相比,將會有數倍的成長空間,這也是環旭未來努力的目標。

市場成長可期 唯仍有挑戰尚待克服

儘管長期的成長潛力看好,但是魏鎮炎也不諱言,目前市場才剛起步,由於技術門檻高,投入的業者有限,在成本與設計前置時間(design lead time)方面,還有一些挑戰有待解決。

他解釋說,「由於這是一項新技術,目前的成本並沒有因為材料的減少使用而降低。還需要一段時間,等到有更多客戶願意採用這項技術,達到經濟規模後,才能因成本降低而帶動市場的起飛。」

此外,IC設計的週期時間通常都比PCB還常。但在開發SiP/SiM時,需等到最新的IC就緒才能開始進行開發,不像PCB可直接拿IC來構裝。再加上,一顆SiP/SiM中需要用到多家業者的晶片產品,整合的難度更高。因此,目前SiP/SiM還不能滿足市場對於Lead Time的要求。

為了解決此一問題,魏鎮炎指出,我們可以看到近年來半導體產業的整併非常激烈,其中不乏有建立完整產品組合,以快速導入系統產品開發的策略思考。未來,我們必須強化與半導體業者的合作關係,透過同步進行開發,才能縮短週期時間。

此外,指標性系統品牌大廠的出面整合與拍板,也會是另外一種解決的途徑。不過,他也樂觀看待這些問題,都會將隨著產業的發展而獲得解決。就如同早年EMS、晶圓代工模式興起之初也都曾面臨質疑與挑戰,新的模式都需要時間才會被接受。

而就環旭所能扮演的角色來看,環旭目前正在構思ASSSiP(Application Specific Standard SiP)的發展方向,企圖透過開發特定應用的標準SiP產品,來縮短前置時間。舉例來說,對於包括筆記型電腦、平板電腦的各種行動裝置來說,都希望能縮小主板面積,放置容量更大的電池,以延長電池壽命。若能將某些功能方塊以SiP/SiM的方式提供,便能顯著縮小主板面積,達到這個目標,這也是環旭的產品設計能力能夠發揮效益的地方。

也因此,魏鎮炎強調,「我們將進一步強化軟體、解決方案的能力,並從最終的使用情境為出發點來開發微小化系統模組產品,而不僅只是符合技術規格而已。我們必須要求自己了解市場的需求,甚至比客戶還要懂得應用趨勢,這才是我們的價值所在。」

總結來看,環旭將聚焦於4C+I(Computer、Communication、Consumer、Car、Industry)的產品範疇,並以靈活的營運模式,再加上微小化、解決方案的獨特能力與領先優勢,全力朝成長中的SiP/SiM市場邁進,以為公司帶來新的發展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