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動醫療健康App的發展機會與挑戰 智慧應用 影音
EVmember
ADI

行動醫療健康App的發展機會與挑戰

  • DIGITIMES企劃

提供各類健康資訊,用來判斷甚至執行醫療行為的行動醫療App已經成為眾所矚目的焦點。DIGITIMES攝
提供各類健康資訊,用來判斷甚至執行醫療行為的行動醫療App已經成為眾所矚目的焦點。DIGITIMES攝

隨著3G等服務陸續開台,可以預期的是,行動網路的速度及穩定度都將會大幅提高,相關的軟硬體裝置也會愈來愈多,異質網路及裝置間的合作也將會更加緊密。面對前述趨勢,配合智慧型手機、平板及智慧穿戴裝置的廣泛應用,以及健康雲等日趨便利的服務日漸成熟等,行動醫療App(Mobile Medical Apps)的數量及功能也將日趨完備,更有助於異質設備及網路之間的功能整合。

過去的健康照護、醫療設備等,硬體設計上往往並未考慮資料或服務的相互串聯,若能透過通訊技術及App彼此串聯,過去僅能儲存在產品當中的各種測量、檢驗資料(健康資訊內容),便可脫離硬體的限制,藉由醫療通訊平台的軟硬體整合,透過共通的介面,不管是醫療專業人員或是家屬都可隨時取得、解釋、分析健康資訊內容,並透過網路傳輸而達到資訊流通的目的。

行動醫療App受監管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Flurry的資料,2013年行動應用軟體產業每日平均使用量增加115%,其中健康和健身類軟體僅增加49%,但2014年上半的成長態勢卻明顯出現成長,光是iPhone和iPad的健身和健康相關軟體使用量就增加62%,增幅幾乎是整體App增幅33%的2倍。富比士(Forbes)分析指出,行動醫療App展現爆發力的時刻似乎已經來到,可以預見行動醫療App將成為企業廣告的新戰場。

隨著行動醫療產業的急速發展,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也已於2013年9月正式公告行動醫療應用程式(Mobile Medical Application Final Guidance)管理指引的最終版本,行動醫療App在發展上也開始有初步的依循規範,更有助於行動醫療App的發展。

如同監管受MDDS(Medical Device Data System)規範的醫療設備一樣,FDA監管行動醫療App的原則,也是劃分成3個等級,劃分方式是以行動醫療App的功能面(functionality)若沒有正常運作時,造成病人安全風險的程度差異而定。

依照FDA的認定,需要被監管的行動醫療App種類有3種,第一種App是可以連結並控制一個或多個醫療設備,或是顯示、儲存、分析、傳送特定病人的醫療設備資訊,如遠端顯示病人床邊監測器監測的資料、顯示腦波圖、控制血壓計袖帶充氣和放氣等。

第二種App是可以藉由配件、顯示螢幕、感測器或是現行已受法規規範的醫學設備具備的功能,讓行動裝置可以轉變成受法規規範的行動醫療裝置,如將行動裝置接上血糖試紙,再使用裝置上的App檢驗血糖,讓該行動裝置成為血糖計。

第三種App是可以執行特定病人的分析、提供特定病人的診斷或治療建議,這種用以分析醫學設備資料的獨立式運作軟體(Stand-alone software),FDA認為它是醫學設備的附屬品,所以它所受監管的分類會相同於蒐集各種資料中最高風險設備的分類。

如飛利浦(Philips)推出的生命線(Lifeline)App,可以讓年邁人士或慢性病患者不幸跌倒,卻無法自己爬起來時,只要直接按下智慧型手機按鈕,生命線App應用程式即會啟動緊急通知服務,通知用戶預先設定的家人、鄰居,或是直接呼叫救護車、消防隊等緊急服務。

由於該應用程式會自動將智慧型手機定位資訊傳送給營運商,因此當用戶發出求救訊號時,用戶的地理位置資訊也會立刻傳送給救護車或消防車,加快緊急救援時間。

App作業系統成一級戰區

值得注意的是,只要是與醫療行為有關的App,就可能會受到直接監管,跟使用者是否為醫療人員並無直接關係。如提供病人自行管理自己的疾病和身體狀況的App,如整理或追蹤健康資訊的功能,即使沒有提供特定治療或治療的建議,FDA仍可能會加以監管,至於記錄、顯示或將病人潛在的醫療狀況,傳送給健康照護提供者的App,FDA更是列為重點監管的對象。

反之,一些與醫學有關,但與醫療行為無關的App,FDA就不會加以監管,如醫學教學用途書籍、醫學訓練用的教學工具、用於病人衛教的資訊等,如果行動醫療App業者,不知道自己的產品該分在哪一類,FDA建議業者可以直接連絡FDA以確定分類。

由於行動醫療App的商機誘人,做為App入口的行動裝置作業系統,自然也就成為一級戰區,許多行動裝置業者紛紛推出相關套件,以及早佔有相關市場。

如蘋果在WWDC 2014(World Wide Developer Conference)中發表的HealthKit,就是透過iOS設備統一管理使用者的個人各類健康資訊,如心跳、脈搏、血壓、睡眠時間、消耗卡路里數等,其中就含有個人就診記錄、用藥記錄和臨床檢查記錄,使用者只要擁有iPhone或iPad,就等於隨身攜帶自己的醫療記錄檔案,蘋果亦規劃對醫生公開HealthKit平台、合法查看相關醫療記錄,以便能即時掌握每位病患就醫資訊、有效對症下藥,並持續監控,以優化醫療服務程序。

據路透(Reugters) 引述獨家消息來源,蘋果擬與紐約西奈山 (Mount Sinai) 醫院、俄亥俄州的克里夫蘭醫院(Cleveland Clinic)和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Hopkins)等單位,以及電子醫療記錄系統業者Epic Systems合作,將所有資訊統一整合至即將推出的HealthKit平台,供消費者及相關廠商使用。

事實上,蘋果早於日前便已陸續與Nike、EpicSystems及明尼蘇達州的梅約醫院(Mayo Clinic)展開試用計畫。據悉EpicSystems之後將與HealthKit所提供的健康與體適能資訊,與旗下數十家客戶系統中的個人健康記錄MyChart整合為一。

亞洲市場發展方興未艾

至於亞洲市場的行動醫療App發展,就不像美國市場有FDA或蘋果等的主導現象,但仍有不少業者正積極投資進軍行動醫療領域,以及早掌握市場主導權。

如小米宣布投資九安醫療2,500萬美元,由於九安醫療從2010年即開始制定,並實施以可穿戴設備及智慧硬體進入行動醫療和健康領域,其將智慧硬體產品定義為硬體+APP+雲服務的戰略,和小米不謀而合。

小米希望藉由於小米龐大的用戶基礎和硬體設備,在用戶體驗、小米電商和雲服務方面展開合作,共同打造行動健康雲平台,打造一個包括內容、金融、健康的多元生態鏈。

三星電子為求智慧型手機中長期發展,在行動醫療保健領域也正積極開拓新商機,除了投資Glooko等醫療照護領域企業外,旗艦手機Galaxy S5也已內建S Health軟體,以便進一步擴大行動保健軟體的功能;最近三星戰略創新中心(SSIC),也發表名為Samsung Digital Health的健康管理平台。偵測人體訊號的感測器、人體數據收集、數據分析硬體與軟體全包含在內,目的是幫助個人有效率地培養良好生活習慣。

樂金電子方面,則是計畫透過自行開發的語音辨識引擎Wernicke,發展健康管理的智能型秘書;而旗艦手機G3所搭載的LG Health,也可依據用戶的身體資訊提供最適合的健康情報。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