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擴大人際社交圈?研究:錯誤觀念 智慧應用 影音
Event
member

網路擴大人際社交圈?研究:錯誤觀念

  • 李佳翰綜合外電

人類的社交網路通常被認為幾乎無限大,尤其在網路應用發達後,宣稱只要上網就可認識身處地球另一邊的人,似乎人際關係也隨著網路的普及而更形擴大。不過,根據富比士(Forbes)報導,據諮詢公司Oxford Analytica研究顯示,人類的交際圈規模並沒有因網路普及而真正擴大。

該報導指出,由歷史來看,人類一直聚居在小型聚落中,自11世紀的英國文獻至近代的社會學報告中都可發現,聚落的人數都在150人左右,而現代人社交網路中的人數,也與此相同,有真正互動交流的朋友數,平均仍約150人。

一般認為,當人類科技進入網路時代後,網路已突破人們必須親身往來的限制,應能擴大其交際圈。但在Oxford Analytica研究Facebook使用者的好友名單數後發現,上述情況並未發生,絕大部分使用者的好友人數,與其原本交際圈內的友人數目相同,好友人數破千者更少之又少。

該項研究報告指出,個人的社交圈架構以同心圓的方式呈現,分為5人、15人、50人和150人等4層,內圈的朋友人數雖少,但彼此往來互動品質較高;外圈朋友人數多,但互動品質相對較低落,這個同心圓的架構,在不同文化與經濟環境中也都呈現同樣結果。

1992年,英國牛津人類學家鄧巴(Robin Dunbar)首度提出,人類交際圈的規模最大不會超過150人。這個「鄧巴數字」並非指1個人只可能認識150人,而是指與人互動時,能維持穩定人際往來的最大人數。

Oxford Analytica觀察得知,當1個人的交際人數超過150人時,其社交行為是趨於鬆散的,這意味著他們可能只認得對方的長相和名字,例如企業大老闆對其數百名下屬間,單方向的人際關係,因為人腦無法妥善處理超過150人以上的交際資訊,因此也較無法深耕友誼。

此外,社交圈的形成還有2大要素-信任感與同儕壓力。對於他人的信任感,源自於對對方直接的認識,這點是僅靠網路往來所辦不到的;同濟壓力的形成,則來自圈內友人均相互認識,若圈內有人做出不良行為,就會被其他人所排擠。

在近來對於網路社群的研究中,也出現同樣的看法。有些網路社群的形成是基於對單一目標的號召,成員彼此間不見得有互動;有些社群則由成員間的互動所形成,在這種情形下,成員的互動與互信至關重要,而該社群的結構也會保持得很小。同樣的,若1個網路社群仰仗同儕壓力或訴求歸屬感來管理社群內部,其內部將有更強大的合作力量。

雖然能真正有效運作並交流的社交網路,其規模是受限的,但結構也相對較為紮實,而這種小團體間的相互信任與歸屬感,正是人類從古至今在社群中所追求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