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性電子市場現況與人機介面設計趨勢
近年來消費性電子成為電子產業的當紅炸子雞,好的CE產品不僅要在外型上取勝,若其操作介面(即人機介面,Human Interface)親和易操作,加上功能強大與價格合宜的話,很快便能橫掃市場。依市調資料顯示,蘋果的產品在CE市場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蘋果的iDevice(含iPod Touch、iPhone、iPad)搭配iOS的簡易人機介面、流暢的畫面,加上雲端程式下載的架構,讓iDevice成為其他廠商仿效的目標...
在2011年平板電腦的征戰中,蘋果將以499美元起價的主流iPad和低價iPad的布局,來與電子書、PC大廠的299美元低價PC以及手機大廠的平板電腦產品一較高下。也由於Tablet市場後勢看好,各大PC系統廠商無懼蘋果iPad/iPad 2的威力,依然紛紛推出自家的Tablet產品,搶佔平板市場大餅。
觸控螢幕當道 多點觸控搭配手勢成為必備
無論是智慧型手機、iPad╱Tablet PC,或是現在升溫的Internet TV或Smart TV,這些新興3C消費性電子產品,終將朝向家庭雲端應用發展。在居家各種不同的裝置之間分享Apps、視訊、音樂與圖片甚至對外開放,如何在眾多裝置之間進行視訊畫面與資料的交流,有賴裝置廠商設計出優良的人機介面。
目前應用在人機介面的感測技術,可歸納成Touch Sensing(觸控感應)、Tactile Feedback(觸覺回饋)、Motion Control(動作控制)、Voice and Sound(語音控制)與Enviromental Sensors(環境感測)等5大類。而目前當紅的觸控螢幕,正屬於上述第1大類的範疇。
根據市調機構統計,觸控面板在2010年產值達35億美元。業界紛紛開發出能支援2~10點觸控的觸控晶片(如ST的S-Tough FingerTip),或者自行掌握相關內嵌技術,與面板廠合作開發出In-Cell內嵌式光學多點觸控螢幕產品。例如劍揚開發出可支援2~10點手指觸控的內嵌光學觸控螢幕,還可同時搭配觸控筆或雷射光筆使用,預計2012年將推出手機用的小尺寸觸控螢幕。
目前投射式電容觸控螢幕,外表需搭配厚重的強化玻璃,有業界提出以輕薄低成本的ITO PET薄膜,利用可低溫壓合的ACF異方性導電膠,與LCD的ITO玻璃電極做接合。此種ITO薄膜製成投射式電容觸控面板,可提升製造良率,在外觀形狀上能符合可攜式產品的多變需求。
消費性電子裝置的電路防護
當今許多消費性電子裝置借助USB連結埠供電,或者外接HDMI v1.3/1.4接口做畫面輸出時,衍生瞬間過電流、靜電放電與訊號干擾等問題。於是有廠商推出過電流防護、過溫防護、過電壓防護以及靜電防護的電路防護元件。目前市場上泛用的電路防護元件,像是Polyswitch (PPTC)—可復式聚合物保險絲、SMD單次型保險絲、過壓/過流綜合式保護元件、PESD聚合物靜電保護元件、SESD矽基ESD靜電放電保護元件,與RTP可回銲熱保護元件等。
業者認為,採用電路防護元件時,要考量其材料特性,像PPTC聚合物在高保持電流下,阻值降低且斷路時間變長,而低溫材料則會造成電壓╱電流減額率提升的特點,要依消費性電子產品的應用環境溫度、工作電流去選擇對應的防護元件。面對當今環保概念抬頭,以及延長電池供電時間的需求,可選用低阻抗、低訊號衰減值的過壓、過電流防護元件,或ESD靜電防護元件。
智慧型手機平台的未來將朝TV、CE發展
市場皆認為數位家庭(Digital Home)是下一波新浪潮,特別是具備上網搜尋瀏覽、可網路觀看電視節目的Smart TV(智慧型電視)將成為要角。iOS、Android兩大平台從智慧型手機出發,不僅盤據Tablet,同時也開始要進駐電視這個新興應用領域。
目前兩大智慧型手機平台廠商,皆透過衝高已累積安裝數量來吸引協力廠商競相開發應用Apps,增加使用者新體驗,形成一個市場生態的正向循環,且這股勢力不僅延燒到其他3C產品,也將試圖改變整個產業生態。未來市場也許不會只有三螢一雲,有可能跨界發展到手機、GPS、平板、電視、汽車、電腦等,形成N螢一雲的運用。
人機互動領域廣 讓體驗更多元
而未來人機互動的創新與應用趨勢,可從下面幾個面向觀察:1.移動便利。iPhone或Android Phone使用者隨時隨地可透過Wi-Fi或3G上網並透過雲端存取。2.多維空間:透過3D立體化的UI,讓螢幕資訊呈現更有真實感,例如SPB的Shell 3D介面、TAT公司的3D介面等。3.體感控制:例如任天堂的Wii和Wii Fit、微軟的Xbox 360 Kinect、Sony的PS Move和PS Eye等,就是透過手持搖桿的移動,甚至只要搖擺身體即可控制。而蘋果iPhone、iPad,以及許多智慧型手機或平板電腦,其應用程式可透過將手機或裝置傾斜、晃動的方式來直接操控。這些新一代CE裝置內建磁力儀(Magnetometer)、陀螺儀Gyroscope(陀螺儀)、Microphone(麥克風)、Pressure sensor(壓力感測器)、Accelerometer(加速計)、Proximity Sensor(接近偵測器)等MEMS微機電感測元件,未來預期會有更多軸向感測器的出現,以及異質性感測器整合的趨勢。4.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AR):透過實地計算攝影機影像的位置及角度,並加上相應圖像的技術,讓虛擬世界往現實世界延伸,並進行互動。5.新式材質:例如採用膽固醇液晶及反射技術的電子紙,免背光源,具易使用、輕薄、可彎曲、抗摔、低耗電等優點。其他UI技術與應用方面,譬如Sony開發的微笑相機,以人工智慧(AI)辨識被拍照者的表情,一笑就會自動拍照。
微軟於美國TechFest 2011發表的「自然使用者介面」(Natural User Interface;NUI),透過自然的語言、手勢與動作來取代鍵盤、滑鼠等傳統輸入裝置。而在科幻電影常見的腦波操控(Mind Control),未來則可望成為革命性的人機互動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