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綠色採購到綠色供應鏈管理 智慧應用 影音
DForum0116
DForum0115

從綠色採購到綠色供應鏈管理

  • DigiTimes企劃

為了落實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不僅僅要關心企業內部環境的管理,同時更要關注供應商管理,促進供應商承擔環境、員工及社會責任。因此,採購部門作為供應鏈的重要環節,提出的綠色採購標準和要求,自然就能對供應商形成一定程度的約束,促使供應商提升整個產品生命週期的綠色程度,並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履行社會責任。

訂定綠色採購制度和標準

一般而言,綠色採購針對消費市場及製造端,其實有不同的內涵:前者的目標是減少生產及消費過程對資源的消耗和對環境的破壞,促進綠色消費和可持續發展。但就製造端而言,主要的目標在於要求供應商必須要能夠配合生產過程中,所需要實現的清潔生產、節約使用資源、減少排放、愛護員工等目標。

由於採購是供應鏈管理的前端,對整個供應鏈的環境管理績效影響甚鉅,採購部門對供應商的綠色標準和指標的要求,有助於促進供應商積極研發和應用綠色技術、採用環保節能工藝、創造安全無毒的工作場所,進而提升供應商環境意識、改善環境行為、提高環境管理水準。

因此,企業必須先訂定綠色採購的制度和標準,以作為開發、選擇和評價供應商的依據,才能推動供應商積極履行社會責任。採購部門在選擇供應商時,可要求供應商必須提出檢測報告、承諾書及產品成分表,以確保供應商提供的是可再利用、再回收、節約資源、不危害人體健康的綠色產品,同時要求供應商的原材料、生產工藝、生產過程、產品流通等環節,必須符合綠色原則。

綠色採購的效益,不只是對環境友善或為企業建立企業社會責任(CSR)等無形效益而已,其中所涉及的管理機制,在面臨歐盟等市場嚴苛的環保法令下,可能因此而縮短工時及公文流程的時間,也可減少與供應商的溝通時間,如有任何供應商提供不合格的產品,綠色供應鏈管理系統可以自動持續通知供應商和採購人員修正,直到供應商提供符合企業的要求為止。

綠色採購的障礙

但目前綠色採購在實施上,仍存在一些障礙,首先就是採購人員的訓練,由於過去的採購行為不需要注意綠色採購的法令,採購人員對於現存環境問題、採購產品可能對環境所造成的衝擊、有哪些綠色替代產品可供採購等知識,缺乏相當程度的認知,如果沒有適當的教育訓練,真正有能力進行綠色採購的人員數量會相當有限,反而會影響綠色供應鏈的運作效能。

由於傳統產品的價格,不需要考量生命週期與對社會環境影響的成本,成本自然會比綠色產品還低,如果公司對於採購制度的績效管理方式沒有跟著改變,還是用成本控制的角度來評估採購人員的績效,採購人員自然還是會因為價格因素,而對採購綠色產品採取保留態度。

此外,綠色產品是否能與現行採用的機器、工法或流程相容,企業也必須先有所因應,建立可靠的資料庫,才不會造成採購人員的負擔。另外,企業若真的公開宣揚綠色採購政策,一定要落實於獎懲管理制度中,採購人員才不會為了擔心影響供應鏈運作關係,而挑戰綠色採購的規定。

採購行為要對社會負責

綠色供應鏈管理所涵蓋的社會責任,其實不限於環境責任,還包括員工責任及社區責任,這與綠色採購的延展內涵—負責任的採購行為是一致的。因此,負責任的採購,必須要求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要考慮社會責任,而不能只考慮經濟利益。

負責任的採購,涵蓋了環境責任、供應商責任、員工責任和安全責任等內容,採購人員必須考慮採購行為帶來的環境影響及社會影響,力爭對社會產生積極正面的影響。因此負責任的採購人員,也必須關注供應商的員工責任,即供應商是否提供安全的勞動場所、是否關注員工健康狀況、是否採取措施降低工作環境對員工身體的不良影響、員工流失率是否過高、員工管理是否人性化等。

此外,供應商對社區的貢獻、參與慈善事業的貢獻度,也都應該被考慮在責任採購的範疇。事實上,負責任的採購可以展現企業社會責任意識的差異化戰略,有助於企業樹立良好形象並獲取競爭優勢,如蘋果的供應鏈管理問題,就已經讓CSR成為許多蘋果供應商的年度重點工作。

因此善用綠色採購,可以推動相關企業積極履行環境責任,提升環境責任績效,以滿足下游企業的綠色採購標準和要求。企業甚至可考慮設立採購道德標準部門,以檢驗供應商是否符合採購方的社會責任標準,以落實綠色供應鏈的社會責任管理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