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觸控、語音、手勢偵測 全面感知輸入於無形
穿戴式裝置也可算是一種電腦,只不過它在人機介面的設計上比較顛覆傳統,不見得像一般熟知的電腦那樣擁有鍵盤、滑鼠、螢幕等設備,而是採用語音、觸控、手勢、敲擊、感應等方式來輸入。讓我們來看看穿戴式裝置的人機介面技術…
穿戴式裝置產品有很多地方可以發揮,有穿在手上的「智慧手錶」(Smart Watch)、「智慧手環」(Smart Band),也有戴在頭部的如「智慧眼鏡」(Smart Glasses)等等。目前各大廠商主力推出這幾類產品,以提早卡位穿戴式市場。
由於穿戴式智慧裝置的天生設計上,體積就要夠小(比智慧型手機還小)、且更省電(最好能3天以上),因此大多搭配超小螢幕(如2吋以下)設計,有些甚至沒有螢幕,只有簡單的LED燈號指示。這些裝置或配件的人機介面與使用者體驗(UI或UX)的設計上,就必須再次跳脫智慧型手機?平板或PC的思維,讓消費者能夠快速上手。
智慧手錶的人機介面
以Infotainment(資訊娛樂)應用為主的穿戴式裝置,大多延續智慧型手機、平板的UI/UX,例如智慧手錶這類產品,幾乎還是配置硬體按鈕或觸控螢幕,讓使用者以觸控或按鈕方式來輸入,有些產品還可透過語音命令輸入的方式來達成。
雖說智慧手錶是穿戴式裝置市場中,被業界認為能夠最快普及且成為延伸智慧型手機戰場的產品之一,但該市場也是各大廠能夠秀出真本事的戰場。由於智慧手錶必須佩戴在手腕上,因此必須兼顧輕巧省電、時尚美觀、佩戴舒服等因素。又由於必須暴露在戶外環境,防水、防汗、防雨、防塵等需求在工業設計時就要考慮進去。而在UI/UX設計上,也須顧及各種使用者在不同環境下,能夠方便使用。
此時,在2吋以下的超小觸控螢幕環境下,UI/UX的版面配置,就必須單純且明確的表達出來。例如圖示(Icon)或訊息,就不能在同一個畫面裡顯示太多太複雜的資訊。對於有觸控螢幕的智慧手錶來說,其選單(menu)或選項(option)的畫面安排上,以簡單、字體夠大、在10~50公分的距離下都能看得清楚為主,且手指在觸控時,不會誤觸到其他選項。
此外,智慧手錶勢必也要捨棄螢幕鍵盤(on-screen keyboard)的輸入方式,因為螢幕太小了,不好輸入,頂多以全螢幕手寫來輸入,讓消費者在小小的畫面上書寫。可以說智慧手錶因為螢幕小,一切需從簡,當然也不會有搭配「觸控筆」這種設計了。
至於無觸控螢幕機種的智慧手錶,則是將輸入命令簡化,透過硬體按鈕來輸入;或者透過預先在配對好的智慧手機上輸入預先定義好的文句,然後同步到手錶之後直接用選的;另外,也可搭配語音輸入的方式來達成。
上述設計是以2吋以下、較小解析度的智慧手錶應用為主,UI/UX、App都要重新設計,因此廠商會自設專屬應用商店(如WIMM Labs的Micro App Store)。不過這在一些2吋以上、解析度在320x240的智慧手錶(如Androidly和Neptune Pine)就比較沒這困擾,因為Android的App最低支援解析度為320x240,因此不需修改UI/UX,就有現成的App可以使用,將手機的使用者體驗直接移植到手錶上。
至於另一類「半智慧」的手錶,大多比較像藍牙配件,可顯示來自於智慧型手機的提示資訊(電話記錄、事項提醒、社群網站訊息、天氣資訊、手機離太遠等等),或簡易手機控制(撥號、音樂控制,甚至語音控制?通話),其UI設計採各自標準,例如:Cookoo Watch採指針+1.7吋單色螢幕;Martian Passport採指針+0.75吋黑白螢幕;Casio G-Shock Bluetooth則採傳統電子錶+單色點矩陣畫面。
運動錶?智慧手環的人機介面
以Sports/Fitness(運動?健身)為訴求的產品,有些是專業人士佩戴的運動錶(Sportswatch),有些是設計成智慧手環。以前者來說,新款機種大多採類似智慧手錶的設計,提供彩色螢幕、觸控輸入功能,如:Adidas(愛迪達)的miCoach Smart Run,可獨立運作,免與其他手機配對;Samsung Gear Fit,雖歸類為智慧手環,但本質上跟Gear 2智慧手錶功能類似,採曲面長方形螢幕設計。
這兩個產品都適合運動使用,且手錶背面都內建光束感應心率器(Heartbeat Rate Sensor),可透過脈膊來偵測心跳,免除另外佩戴心率帶的困擾,因此心跳偵測功能可直接內建於系統內。
至於另一種款式,則繼承傳統電子錶的外型,採用彩色或黑白LCD螢幕,搭配按鈕的使用。這樣設計的目的,主要是讓產品更省電,以記錄更久的運動相關資料;待記錄完成後,可與Android或iOS手機配對,將資料下載並做分析。
這類手錶大多可以獨立操作,UI/UX與功能上也是各有其特色,如:Mio Global的Alpha(單色點距陣LCD)跟上述產品一樣主打整合式心率感應器;而透過ANT無線協定連接心率帶的GPS運動錶,則有Garmin Forerunner 220(彩色螢幕),和PaPaGO GoWatch 770(採單色螢幕,拍螢幕兩下可打開背光)。
至於智慧手環部份,大致可以分成兩類:1.簡易顯示幕;2.指示燈。前者以點陣LED所構成,可顯示簡單資訊(例如:時間、剩餘公尺數、心跳、目前模式等等),以按鈕甚或觸控方式來操控,並與手機配對使用,這一類產品有:Nike+ FuelBand SE、華為TalkBand B1、Razer Nabu、Polar Loop、咕咚智能手環2等。
而後者僅有簡單的LED指示燈,以按鈕來控制,或利用敲擊的方式取得剩餘電量,有些可透過藍牙來遠端遙控,如:Jawbone UP、UP24、Fitbit Flex、Sony Smartband SWR10等產品。
智慧眼鏡的人機介面
至於智慧眼鏡部份,各家紛紛採取結合按鈕、手勢、觸控螢幕與聲音控制等各種不同的操控技術。如Google Glass採用解析度640x360的UI/UX顯示介面,配色盡量單純、字體要清晰,功能切換與訊息提示要像Cards(電視轉台)那樣來呈現;在輸入部份,主要靠語音辨識或眼鏡旁的觸控板來進行翻頁選擇功能,因此在App設計上,需捨棄「觸控螢幕」的點選方式,以利HUD顯示環境。
而Google Glass內建相機功能,也可用來設計手勢?體感輸入的AR(擴增實境)類的App,原理有點類似Kinect的影像辨識方法,將雙手擺在眼前動一動,就能操控眼前的虛擬物體。
穿戴式裝置的平台標準
因應市場需求,穿戴式裝置專用的OS(作業系統)和SDK(軟體開發工具)也紛紛出現,例如Google的Android Wear,以及Samsung和Tizen組織共同推出的Tizen SDK for Wearable。不僅提供Wearable專用的IDE(整合開發環境),也補足其OS在穿戴式應用上所需的各式API(應用程式介面)函式庫,讓程式開發者在開發產品時有所遵循。
以Android Wear的SDK為例,基於Android 4.3、採用新的API Level 19函式庫為基準,針對小螢幕裝置的使用環境而增加API,如Cue Card訊息顯示、提示訊息、遠端文字輸入、語音輸入等等。目前LG的G Watch(矩形螢幕)和Motorola的Moto 360(圓形螢幕),均搭載Android Wear的OS。
至於Google Glass則採Android SDK搭配自家GDK而成,提供語音、手勢偵測、Live Cards(即時卡片訊息)等API,能夠即時互動、免連線、直接與硬體溝通,提供給App開發者能夠應用,並開發出專屬的Glassware。
此外還有個叫做Wearable OS的新團隊,為穿戴式裝置量身打造專屬的OS,將應用擴及到微控制器、感應器、手機、平板與雲端服務等範圍,於2014年5月底於Kickstarter群募網站上揭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