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高調回歸 G2供應鏈地震?台系IC設計下半年謹慎調整布局 智慧應用 影音
TI(ASC)
DForum0927

華為高調回歸 G2供應鏈地震?台系IC設計下半年謹慎調整布局

  • 劉憲杰台北

台系IC設計業者近期可以愈來愈感受到中國客戶在晶片的採用上,已經不像過去幾年仍以商業市場的邏輯行事。李建樑攝(資料照)
台系IC設計業者近期可以愈來愈感受到中國客戶在晶片的採用上,已經不像過去幾年仍以商業市場的邏輯行事。李建樑攝(資料照)

自從華為帶著所謂的純國產先進製程晶片高調宣示回歸之後,美國和中國之間的緊張氣氛便扶搖直上。

除了美國商務部已經傳出近期將更新晶片出口管制的規範之外,彭博(Bloomberg)針對台系半導體週邊業者和華為晶片廠合作關係的報導,半導體業界普遍認為有濃厚的警告意味。

對於和中國客戶關係深厚的台灣IC設計業者來說,雖然業務活動普遍都沒有受到影響,也比較沒有在兩大國的關注範圍中,然而,2023年上半開始還是可以明顯感受到兩大強權對立的氛圍,已經開始影響到IC設計業者的商業活動。

半導體業界人士指出,過去幾年中美之間的對抗,大家主要都是著重在實際的「規範」上,各國業者都對於相關規範字字斟酌,確保自己是在合乎規範的情況下來維持與中國業者的業務活動。

然而近期美國的動作,顯然是在暗示各國半導體供應鏈業者,在規範內和中國業者往來的模式,已經愈來愈行不通,可以的話請儘量減少和中系業者的往來。

而這種不成文的肅殺氣氛,在中國也有一樣的狀況,當地業者儘量減少外國晶片採用並以本國晶片取代,或是製造端要全部在中國境內完成等,這些都是沒有明文規範,但已經在默默發生的狀況。

2023年上半最顯著的案例,固然就是美系PC品牌對於自家採用晶片的設計及製造溯源,開始逐步進行去中化的動作,雖然後來有業界人士澄清,實際情況其實是從晶片端也分成G2的供應模式,對中國出貨就會採用更多中國製造或設計的晶片,對海外,尤其是美國市場出貨的產品,則要儘可能降低晶片中的中國足跡。

IC設計業者普遍觀察到,這樣的做法自2023年開始有愈來愈多廠商採用,不僅美系廠商如此,中系廠商就像是要正面反擊一樣,對於晶片國產替代愈來愈積極。

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先前曾警示的情境,現在確實在加速發生當中,在中國仍未被限制的各類成熟製程晶片產品,從生產端到設計端,中國業者對台系廠商的威脅與日俱增。

相關業者坦言,雖然中系IC設計並非在每一類產品都具備和台廠正面對抗的能力,但確實放眼所有台系IC設計業者過往在IT、手機等消費應用耕耘的技術及產品線,都有相對應的中國競爭對手存在。

而從2023年開始,可以愈來愈感受到中國客戶在晶片的採用上,已經不像過去幾年仍以商業市場的邏輯行事,更多的是配合國產替代的大氛圍,擴大對中系IC設計的採購規模。

面對這樣的情況,台系IC設計業者普遍也都清楚,先前受惠的去美化商機,接下來勢必會被國產替代蠶食鯨吞,除了維持自身在技術上的不可取代性,以及針對部分產品投片在中國供應鏈之外,更關鍵的應該還是對外的業務拓展。

畢竟G2的供應鏈格局也意味著,若歐美客戶要把晶片的中國足跡歸零,則其對非中國晶片的需求將會向上提升,但要爭取到這些客戶的更多青睞,在技術、解決方案規劃及各類服務上,確實就得要下更多功夫。


責任編輯:陳奭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