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裡頭交通條件困難,平地有限,加上傳統農業在季節上的差異,一般的平地人不會真正在意此刻的司馬庫斯有哪些農產品,什麼時候拉拉山水蜜桃盛產,甜柿又該什麼時候上市呢?
我跟「原鄉花園」的主持人說,希望新節目能夠系統化的創新,逐一介紹圍繞在新竹、桃園、苗栗的泰雅部落,以及重要的農產品,這些影音節目,都可以放在網頁裡,成為連結原民社會與科技產業的橋樑。
一整天的行程,我滿載而歸,帶了兩條超大的苦花,幾根馬告香腸、一些山胡椒(馬告)、竹筒飯、小米肉粽、白蘿蔔、純釀醬油與兩大包現採香菇回家。臨走時,我跟安力牧師與宋智達說,香菇等農產品超量生產時就來找我,我們有200名員工、200個家庭,可以幫你們調節供需。
東協來的新住民人口,已超過只有60萬人的原住民,老齡化社會與少子化補貼等,資源的排擠正在形成。我們都知道原鄉的隔代教養、貧富差距問題正在撕裂原民社會,但原民社會僅有這些看得見的問題嗎?
來自宜蘭南澳碧候部落的「原鄉花園」主持人王淑榮,在僑居加拿大五年後回到台灣,母親過世後,她想恢復原住民身分,她永遠忘不了承辦法官以嚴厲、懷疑的口吻,質疑她恢復原住民身分的動機。這些也許不經意的問話,就在原住民社會裡留下自卑、恐懼的陰影。
常與原住民打交道朋友都知道,原民朋友會很熱心分享他們族群的特色,只是一旦有人提出質疑時,這些原民朋友就會跟「寄居蟹」一樣縮回原來看似安全的小巢裡。
他們缺乏的是自信、肯定,台北長大的宜蘭不老部落創辦人潘今晟就曾跟我說:「我到山裡的部落,才知道自己有多愚蠢」,「形之,敵必從之」,在敵人的戰場作戰,沒開打就知道自己矮了一節,我們帶著虔誠、謙卑的心到原鄉走走,也許我們更能體會與原民相處之道。
我曾兩度接受原住民電台的專訪,我跟主持人說,不要將節目侷限於阿美族講給魯凱族聽,賽夏族的矮靈祭也不是他們獨有的文化資產,泰雅族小米祭也可以成為閩南社會的題材,我們之間的距離並不遙遠。
「易地而處」可以是形成商業模式的方法。不要老是希望將原住民同化為閩南、客家社會,讓他們有自信的保留獨有的社會體系,也建構台灣社會多元尊重的內化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