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應用 影音
TERADYNE
member

這是小生意,還是大買賣?

桃園機場航空客運已經恢復到疫情前的54%,可以看到華航在捷克布拉格與義大利羅馬的航線陸續復航,現在就看兩岸的航線,何時可以讓南京、武漢這些二線城市也復航。

然而,所有國家都面對空服、地勤人員不足的問題。以中國為例,2019年還有10.8萬名的航空從業人員,到2021年時僅剩下9.7萬人,短期間之內要恢復正常,這不是需求端的問題,而供給端還沒解決人力調度的問題。

貨運方面,相較於海運比疫情前的運價貴18%,航空運價還要比疫情前高出40%以上,基本上貨運仍有厚利,但現在大家關心的是國際經濟景氣的變動,以及台商因為需求不振出現的庫存問題憂心忡忡。

更令人憂心的是,兩岸關係並沒有舒緩的跡象。每個豪氣干雲的人都說要「以戰止戰」,但我們也都明白「戰爭從未解決過問題」,最好的方法是讓大家明白,戰爭的成本太高,不是可以用數量來衡量的!

如果台海發生戰爭,美國國家情報總監Avril Haines說,至少會有1兆美元的損失。這是一位大學畢業於芝加哥大學物理系,但擁有喬治城大學法學博士學位的律師的理解。

但坦白講,不是生活在亞洲的人,很難精確理解台灣在當中的角色與地位。全球貿易總額至少有26%靠空運,而台灣是海島,加上半導體等輕薄短小、高單價的零件居多,台灣外貿總額有47%靠的是空運。

不僅如此,桃園機場在全球前十大航空貨運機場排名四名,排名前六的機場依序是香港、仁川、上海浦東、台灣桃園、日本成田、美國安克拉治。這六個機場都在西太平洋地區,如果再把排名第十的新加坡算進去,台灣海峽戰雲密佈時,全球經濟還能正常運作嗎?損失恐怕遠比1兆美元更嚴重。

台灣位在西太平洋的中段,又擁有半導體、ICT產業供應鏈這些戰略性武器,所以台灣對於桃園機場的角色,在考量產業移轉、台灣國安等多元因素之後,是不是該有新的認識?

據悉,香港機場是由機場公司營運、投資各種智慧運籌體系,提供給使用機場的航空公司、報關行、運籌服務業者使用,台灣民航主管機構也可以參考這些機場的做法,把基礎建設做好,讓桃園機場真正扮演關鍵性的角色。

簡單的說,桃園機場是台灣真正的國門,我們是想用桃園機場來賺錢,還是利用獨一無二的地位,創造無可替代的價值。這是小生意,還是大買賣,只需要人工,不需要智慧也算得出來!

為擁有近40年資歷的產業分析師,一手創辦科技專業媒體《電子時報》(DIGITIMES),著有《矽島的危與機》、《東方之盾》、《斷鏈之後》、《科技島鏈》、《巧借東風》、《西進與長征》、《出擊》、《電腦王國ROC》、《打造數位台灣》、等多本著作。曾旅居韓國與美國,受邀至多家國際企業總部及大專院校講授產業趨勢,遍訪中國、歐美、亞太主要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