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應用 影音
EVmember
member

印太競逐:大國毫不掩飾的利益主張

美國的國家利益是把太平洋當成內海,美國的全球信譽建立在對日本、南韓的承諾上。1991年蘇聯解體到2008年的金融風暴間,美國主導了世界,無人敢於挑戰。現在美國隱憂中國崛起,並造成骨牌效應。2017年開始的印太戰略是一種進化,美國也拋棄了歐巴馬時代不慍不火的外交戰略。

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日本是最積極主張印太戰略,採取積極型外交戰略的國家。日本從未忘記自己資源短缺,保護資源是永遠的國家任務。現在日本因為中國崛起而充滿了焦慮,80%石油來自波斯灣,90%經過南海,支持台灣、美國是國家政策。日本積極尋求結盟,日本專家也說:「讓印度站在日本這一邊,才能保證與中國之間的關係可以取得平衡」。

印度擁有令人迷惑的多元文化、種姓制度,22種主要語言,29個邦,穆斯林達2億人,是全球第三大穆斯林國家,僅次於印尼與巴基斯坦。印度2006~2017年間有2.7億人脫離貧窮,有6億人在25歲以下。但過度商業化的媒體與社群媒體是印度的隱憂。印度有84%的石油仰賴進口,而且路線與中國一致,也經常相互競標,但中國總是以較佳的條件獲勝,這也是印度積極布建海軍的原因。

印度認為巴基斯坦是最大的威脅,過去與中國保持冷淡的關係正在面對挑戰,中巴之間有條「經濟走廊」,內容包括鐵路、公路與港口,甚至中國人的社區。這引發了巴基斯坦人的疑慮,也讓印度人不安。中國希望能與美國平起平坐,總是想把印度綁在印度洋邊,希望印度永遠是二線國家,不會對中國的霸權造成威脅。

南韓是第五大出口國、造船大國、第六大海港、擁有遠洋海軍,也駐軍海外。野心勃勃地參與國際關係,但與中國的相互信賴關係正在降低。因為薩德飛彈事件而與中國出現摩擦,現在的南韓與印度在鋼鐵、汽車等領域合作。

為擁有近40年資歷的產業分析師,一手創辦科技專業媒體DIGITIMES,著有《決勝矽紀元》、《矽島的危與機》、《東方之盾》、《斷鏈之後》、《科技島鏈》、《巧借東風》等多本著作。曾旅居韓國與美國,受邀至多家國際企業總部及大專院校講授產業趨勢,遍訪中國、歐美、亞太主要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