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應用 影音
EVmember
Event

2024年產業展望系列之5:峭壁化經濟成長模型

過去2000年世界經濟發展的峭壁成長模型

Visual Capitalist發表了一份研究報告,整理了2000年來全球各國經濟總量與GDP比重的演變。這份統計是運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推估的數據,讓我們瞭解過去2000年人類經濟活動的發展模型。

儘管18世紀時,工業革命帶來了很大的變革,但1900年之前,人類的經濟活動多數與勞動力息息相關,屬於非常緩和成長的曲線。

工業革命是改變的源頭,在18世紀的工業革命以前,仰賴基礎勞動力的世界,GDP與各國的人口總數連動,中國、印度貢獻了全球60%以上的GDP。

直到蒸氣機取代勞動力,我們開始感受到先進國家與開發中國家的落差。但直到1900年,也就是20世紀開始的第一年,估計全世界的GDP總量也僅有800億美元左右的規模。

在20世紀上半葉,兩次的世界大戰、民族自決運動,全世界在政治狂熱中,慢慢因為軍需、汽車、紡織等民生工業的發展,從人力效率、基本的管理經驗上,甚至社會保險制度等方面取得一些進展,這個世界開始出現有意義的成長,但那也不過是個人類社會走入現代化的起步而已。

20世紀前半葉,兵荒馬亂,全球GDP仍從800億美元增加到4.2兆美元。但經濟穩健發展,全球經濟繁榮的起飛卻是1950年國共戰爭之後的70多年。國共戰爭或者二戰之後的70多年中,全球GDP的總量從1950年的4.2兆美元,成長到2023年的104.5兆美元,大約是25倍的擴張。

1950年開始的下半葉,國共戰爭、韓戰相繼結束,冷戰將全世界一分為二,共產國家與民主陣營壁壘分明。強調私有財產權、重視良善管理的民主陣營在迎合人性的特質中取得明顯的優勢,並在1970年代之後主導東西方和解與全球化的新浪潮。

台灣躬逢其盛,讓我們這一代飽受國際政治版圖變化的壓力,但這也是全球經濟發展的「Golden Age」,我們成為享受經濟成長果實的天選世代。

從全球觀點來看,所有的國家中,東亞的日、台、韓、中四個經濟體是真正從谷底翻身,成為成功典範的國家,而這四個東亞的經濟體,過去的成功關鍵與數位科技的進程息息相關。

那麼在美中貿易摩擦的背後,產業發展模式會由過去日本領銜的雁行模式,重組為美日韓台四手聯彈的新格局嗎?數位科技是關鍵變數,我們能以科技業的發展脈絡,展望東亞四強新世代的發展模式嗎?

這是人類歷史上非常重要的轉折,身為黃金世代的一份子,我想試著從中找到關鍵節點,從過去的歷史縱深理解未來世界可能的演化。

 

為擁有近40年資歷的產業分析師,一手創辦科技專業媒體DIGITIMES,著有《決勝矽紀元》、《矽島的危與機》、《東方之盾》、《斷鏈之後》、《科技島鏈》、《巧借東風》等多本著作。曾旅居韓國與美國,受邀至多家國際企業總部及大專院校講授產業趨勢,遍訪中國、歐美、亞太主要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