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瞭解印度的電動車市場之前,可以先掌握印度人的交通模式。根據NSSO調查,印度人有62.3%的會選擇巴士、火車等大型公共交通工具。會使用三輪嘟嘟車的有46.7%。平日以火車為主要交通工具的有15.6%,計程車有9.8%。針對印度人未來的交通手段,可以從「新科技」與「營運模式」兩個角度來觀察。
印度是個多元文化的聖地,但也因為政出多門,光是電動車也得區分為兩輪、三輪、四輪,而四輪車當然包括一般觀念的四輪電動車、電動巴士;兩輪的則包括電動機車與電動自行車;至於三輪的電動車,在印度也是具有一定規模的商機,例如在印度常被用成日常交通工具的電動嘟嘟車,以及電動三輪車。這六種不同型態的車輛,各有各的生態系,與營運模式交錯運用,就足以讓有意進軍印度的相關業者不知從何下手。
前進印度最難的不是技術,通常是營運模式與合作夥伴的問題。其次,印度人習慣性的壓低成本,讓很多外商也望而卻步。已經進入印度十大車廠之一的福特(Ford),宣布退出印度國內市場的經營,關鍵原因便是很難想像在人均所得只有中國20%的印度,營運成本甚至高於中國。
印度人把簡單的事情複雜化,然後在各個單獨的流程中擠出外國人不願意參與、掌握的流程,以獲取在地夥伴最大的利益,這與中國人想盡辦法讓「羊毛出在豬身上」的作法截然不同。印度營運模式也是繁複多元,創意無限。如果知道13.7億人口的印度,已經有超過30家的獨角獸企業,想像力豐富的印度將是中國之後,可望盛產獨角獸的大國。
對台商而言,提綱挈領的瞭解營運模式,打蛇打七寸,專注與獨角獸新創企業、資訊服務大廠、電信服務商合作,大致就可以有效率的經營市場。我曾與國內已經布局印度進行量產作業的大廠負責人說,如果英國人管理印度兩、三百年後,還是說印度是印度人的印度,那麼台灣人何德何能可以在短短一、二十年之內,掌握印度的商機呢?
其次,印度人出國比賽,能超越或錯開台灣人、南韓人建立的供應鏈嗎?答案當然都是否定的,既然如此,何懼之有,又何來經營策略上的困惑呢?
福特為何退出印度市場?經營成本過高,Expense高於中國,可能是最大的關鍵,一旦明白這個道理,那就把營運費用交給在地夥伴負責,外資企業只要控制好成本,就算不易獲利,至少也就不會陷入泥淖,難以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