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今天為止,GDP還是衡量一個國家所得、社會結構很重要的工具。GDP是附加價值的觀念,GDP總量就是一個國家人民創造出來的附加價值總額。如果我們能推算自己企業的附加價值,除以GDP總值,大致就可以推算出企業對國家與社會的貢獻。以我所知,台積電的附加價值率應該超過台灣的5%,鴻海之外的電子五哥,大概在0.2~0.4%間。
企業附加價值率包括營業淨利、租稅負擔、員工薪資、獎金、投資折舊、房舍租金與資金成本。台灣上規模的電子廠商都是上市櫃企業,查一下財報,大致就可以推算企業對國家、社會的貢獻值。一般而言,電子製造大廠的附加價值率可能在營業額的15%上下,但工業電腦(IPC)業者比例就會比較高。
以DIGITIMES為例的媒體或專業服務業,大約在60~80%,關鍵差異在於「在地員工」的薪資與獎金,所以優質的服務業是國家發展的重要指標。
幾天前,我去大同看剛剛接任總經理的何春盛。我與何春盛是多年好友,我說百年歷史的大同,可以重新喚起社會對大同的好美記憶,而且相較於出口導向的量產製造業,91%營收來自國內市場的大同,附加價值率應該遠高於兩頭在外的量產製造業。
過去我們靠資訊科技賺取外匯,現在得知道利用資訊科技改善人民的生活品質。有一段時間,很多人對於大同的經營模式有所批評,但如果大家願意公平的理解大同在戶政管理系統、智慧電表、工業馬達上的貢獻,也許大家願意給大同不一樣的機會。
大同是電子業唯一的百年企業,成立於1918年的大同,出現於第一次大戰之後,大同經歷過日據時代、威權統治、政權移轉、兩岸分合的掙扎,大同也是台灣從傳統的農業時代,進入工商時代的見證人。
每一個人都跟「大同電鍋」有不解的淵源,1960年代、1970年代,每個蠟燭兩頭燒的女士們,有了大同電鍋之後就不用燒柴煮飯,每天至少省下半小時的時間,對於休閒、家庭生活的貢獻,大同電鍋代表的不是「價錢」,而是關鍵時代台灣社會曾經有過的「價值」,從這個角度看大同,我相信會更喜歡守護台灣的大同寶寶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