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一年271萬輛的汽車市場已經是全球第五大,機車甚至排名世界第一。要不了幾年,印度的人口就會超過中國,我們如何重新定義,並理解印度市場的特質?
這兩天第一次聽到「從G2到G2.5」的說法,DIGITIMES負責大型研究計畫的副總黃逸平說,如果知道印度即將成為全球第三大經濟體,我們得深入研究印度市場,並成為台印之間資訊流通的橋樑。
我們研究印度汽車市場時發現,排名第一的Maruti Suzuki市佔率竟然高達49%,在日本連A咖車廠都排不上的鈴木汽車,為何在印度這個紛紛擾擾的市場裡「透亮」的掌握經營策略,橫掃當地的市場呢?
原來鈴木汽車採取的策略是「深化」市場,不僅銷售汽車,連保養廠、維修零件、保險公司到駕駛補習班,鈴木汽車無役不與,也因為垂直整合到了極致,才能遙遙領先其他的競爭者。這就像是最後一個賣冰棒的,一定得連小冰棍一起做。
相對的,福特汽車(Ford)卻選擇在2021年退出印度市場。印度是個接近14億人口的大國,市場區隔零碎,除了生產成本有經濟規模、來料加工等成本問題之外,深度耕耘印度市場要耗費的心力,絕對不是一般市場,或者任期制外派的經理人可以理解的。最好的方法可能是自己控制成本,但行銷、公關等當地的花費(Expense)可能由在地夥伴承擔責任、分享效益較佳。簡單的說,截長補短,共享、共創、共榮。
我從5月中旬,台灣進入準封城狀態,所有人被迫在家工作時開始動手撰寫《東方之盾》。COVID-19帶來更大的數據流量,NB、伺服器一路長紅,也帶動台系供應鏈與運籌體系的繁榮。我知道台灣的角色劇烈的改變中,我想成為時代的見證人,所以開始寫這本書。
《東方之盾》的資料,幾乎全部都以2021年5~9月的即時資料為基礎,以世界科技產業變化為經,以台灣產業特質為緯,這種角度「絕無僅有」,因為不在產業線上接觸第一手資訊的人,很難理解背後有多大的資訊量。新書上市兩週,同仁說第一刷的5,000本剩下不多,很快要第二刷了!
我完成初稿,請祕書Gina幫忙校稿,Gina是台大新聞所畢業的,文字功力當然不差,這已經是她幫我編輯的第四本書,她就坐在我門口,隨時可以溝通、修正,而負責設計的幾位同仁武良、瑞儀、仲揚也都是老手。將公司的內部流程簡化,不必花太多的時間與外界的出版公司溝通,所以才能快速推出。
此外,書籍的行銷通路現在也有集中化的趨勢,我們在前三本自行出版的過程中,深知誠品書局、博客來網路書店是主力,現在又加上蔦屋書局,所以才能以最快的速度將這本極具速度感,並與產業現實相契合的新書很快的鋪到台灣知識界、財經界具有影響力的人士手上。
簡單的說,電子業的市場我們自己經營,社會普羅大眾、跨界菁英、校園的商機由傳統通路負責。已經有很多位科技界的領袖、學校的教授告知閱讀心得,如果不是自己操盤,可能嗎?老黃不想自己說瓜甜,我只想這本書能有更多人讀,並一起思考台灣產業的未來,能夠如此,於願已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