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應用 影音
Microchip
ST Microsite

台灣,造局者

Revenue of Semiconductor Industry

根據工研院統計,合計晶圓製造、晶圓代工與封測產業在內的全球半導體製造業總營收,從2019年的5,010億美元,成長到2020年的5,700億美元,成長率高達13.6%。而台灣半導體產業營收則從860億美元,成長到1,090億美元,世界產業的貢獻率達到20%,超過韓日兩國,也將中國遠遠拋在腦後,是僅次美國的半導體第二大國。

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全球行銷長與台灣區總裁曹世綸指出,過去10年,台灣是各國設備材料商最大的買主。這10年中,台灣至少有7、8年採購了最多的半導體設備與材料,多重因素的激勵下,台灣成為全世界最重要的生產基地。

台灣之所以能結合上下游的產業實力,建立起一道護國群山,是台灣總是服務世界一流的客戶,三、四十年專注生產製造的經驗絕無僅有,也因此台灣成為世界級大廠的主要協力廠商,更因為國際社會的需求將台灣推向了火線。

但禍福相依,眼下科技民族主義的興起,除了中國以大基金發展半導體產業之外,日本、德國,甚至印度這些國家都跟台灣招手,整個國家的宏觀戰略正被翻轉。台灣以產業聚落成為世界半導體工廠,但過去以產業聚落發展的勝利方程式面臨被破解的壓力,各國招攬台灣半導體廠,整個工業體系被要求分散,生態系的建構與綠能等議題都使得台灣疲於奔命。

11月8日,在美國商務部要求的期限之前,台積電、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SK海力士(SK Hynix)都按時提交被大家認為必然包括商業機密在內的生產資料,只是「局」是美國商務部設計的,外人很難知道細節。

這個大局,台灣、南韓改變不了,但在台灣可以掌握的「區域布局」中,我們看到了台積電打破慣例,在日本政府的支持下以近70億美元規模,與Sony合資一個日本的新廠(JASM)。彭博(Bloomberg)也報導,印度正在向聯電招手,而東協國家對於台灣的封測、IC設計業也都有濃厚興趣。

除日本外,台灣與東協、印度難道沒有合作空間嗎?未來的電動車產業,可能會是個多元並舉的新時代,各國獨立發展的製造業,零件供需與供應鏈不會再如傳統的內燃機汽車一樣要經過層層關卡,才能論資排輩的成為供應商。一旦半導體在分散型生產體制形成之後,需求也會多樣化,資金、人才的引進也將成為各國都會考量的「對台政策」。

遊戲規則變了,台灣也需要全球話語權。別人出招,台灣如何因應,台灣已經是特殊領域中的領導者,沒有前例可循,也不可能獨善其身。此後,台灣不再只是國際政策的接收者,台灣會變成參與者,甚至成為某些遊戲規則的制定者。台灣科技產業的大戰略,是要從跟隨者,轉身成為參與者、造局者,台灣準備好了嗎?台灣正在做,全世界都在看!

為擁有近40年資歷的產業分析師,一手創辦科技專業媒體《電子時報》(DIGITIMES),著有《矽島的危與機》、《東方之盾》、《斷鏈之後》、《科技島鏈》、《巧借東風》、《西進與長征》、《出擊》、《電腦王國ROC》、《打造數位台灣》、等多本著作。曾旅居韓國與美國,受邀至多家國際企業總部及大專院校講授產業趨勢,遍訪中國、歐美、亞太主要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