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應用 影音
EVmember
Event

進入電動車產業,難嗎?

三大產業主力大廠市佔率與集中度

以進入市場的難易度來衡量的話,手機前六大業者市佔率是75.6%,個人電腦前五大廠是77.5%。顯示兩者都是個大勢底定的市場結構,但以汽車業而言,前十大廠商的市佔率僅有48.8%,第一名的豐田汽車(Toyota),市佔率也不到10%。

汽車這個百年產業市佔率雖然分散,但在主要工業國家如美國、德國、日本、南韓等國家GDP中都貢獻了7~10%的高比例,對很多工業國家而言,這是場輸不起的戰役。

傳統的內燃機汽車產業複雜度高,新世代的電動車零組件用量減少,但半導體及面板、攝影機都是新零件,而電池的比重與重要性,註定這個產業的結構將受到極大的衝擊。另一方面,未來電動車必然會與車聯網相互連結,軟硬體整合之外,在地服務將成為另外一個創造價值的機會。可以預期,不僅東協南亞的印度、越南、印尼、泰國,甚至墨西哥都想爭取區域型汽車產業中心的角色。

更重要的是新技術、新應用正在改造汽車產業行之有年的事業經營模式。過去歐系的汽車,每3年會有一次更換燈具的小改款,3~7年也會有一次底盤、車架、引擎的大改款。日系汽車則是1~2年來一次小改款,5年左右會有一次大改款。但根據Bloomberg統計調查,2022年至少會有500款的電動車上市。

宣明智說,汽車正成為裝上輪子的第三台行動電腦,跟著資訊電子業者,來自IC與軟體的驅動力,將使得汽車改款從上游設計,到下游組裝、銷售都可以新增功能,並且重新定義市場區隔與競爭模式。可以預見未來的汽車產業,將是多元交錯、商機無限,又不斷推陳出新的新市場、新產業。

從半導體產業的角度觀察,傳統燃油汽車大概使用40種半導體零件,電動車則上看150種以上,而台灣不僅擁有全球最強的晶圓代工廠,具有多元能力的IC設計產業更是一大助力,兩者加成可以帶來的效益,絕對是其他國家望塵莫及的。

車輛研究測試中心總經理王正健也呼應宣明智的說法,一部車從40個控制器,增加到150~200個控制器,由於日韓都有自己的汽車大廠,對歐美車廠而言,無害的台灣是戰略合作的第一選擇。

那麼,哪些廠商會角逐這個深具潛力的新市場呢?宣明智以春秋五霸、戰國七雄交錯在前裝、後裝、組裝、拼裝四種模式,來形容未來這些廠商相互結盟帶來的事業模式與各種產業發展的可能性,並強調產業發展在地化的必然性。

這是個上看2兆美元的超級產業,台灣得拿出當年發展半導體產業的大格局,在多方角逐的大市場中搶得更有利的地位,各種政策更應一步到位,而不是細水長流。

為擁有近40年資歷的產業分析師,一手創辦科技專業媒體DIGITIMES,著有《決勝矽紀元》、《矽島的危與機》、《東方之盾》、《斷鏈之後》、《科技島鏈》、《巧借東風》等多本著作。曾旅居韓國與美國,受邀至多家國際企業總部及大專院校講授產業趨勢,遍訪中國、歐美、亞太主要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