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應用 影音
EVmember
ST Microsite

產業大問題,很難隱諱不談

過去台灣以產業聚落見長,吳田玉呼籲大家應該思考「Cluster 2.0」的營運模式。跨廠之間,相互主場的概念要怎麼創造出來。例如記憶體找旺宏合作,我們要期待台積電在封測事業無限延伸,還是大家互補有無?

第三類半導體缺乏生態系的支持,而且必須與系統廠的需求密切連動,因此都是工業級的應用,這種新興產業的營運模式更為重要。宏碁創辦人施振榮也說半導體業要垂直分工,也要水平整合才能有成,台灣可以考慮發展「虛擬垂直整合」,亦即上下游業者不相統屬,但卻可以高度互動的模式,讓全世界看到台灣的效率與效益。

頂尖人才的養成有時是刻意為之,但也有無心插柳,卻大樹成蔭。吳敏求、吳田玉都沒有親炙李國鼎的教導,但在時代的薰陶下巍然成長茁壯。劉德音呼應大家的說法,台灣人要打開眼界,ASML就是有來自80多個國家的人才一起參與,才能主導設備產業。外界不改,我們自己改,數位轉型就是最好的辦法。

盧超群也呼應Google、蘋果(Apple)這些系統大廠規模愈來愈大,對台灣的產業提出的需求規格、難度愈來愈高,因此自體的「類垂直整合」就必須多加考慮。在場的吳敏求也呼籲讓工研院承擔第二、三類半導體等新興領域如何發展,才有機會角逐世界頂級的殿堂。我們認為工程師價值的最佳化與人文素養的提升,也都是台灣必須面對的課題。

儘管也有不少人擔憂台灣的材料設備業不夠成熟,儘管劉德音舉證美國廠的硫酸得由台灣供應,但生態系的建構絕非一朝一夕。「供電」的問題大家隱諱不談,但問題並不會消失。執政當局必須理解,電力對未來半導體產業的競爭力至關重要,政府也不斷提出綠能投資布局、政策企圖,但大家仍抱著存疑的態度。

從2020年起,國際媒體不斷報導台灣,以及最關鍵的半導體產業。國際知名的媒體,甚至英特爾(Intel)執行長Pat Gelsinger都指明台灣是不穩定的地區,而各國政府在零件短缺時向台灣求助,表面上台灣是在上風,但實際上卻承擔了各國的壓力。

在掌握話語權上,台灣應檢討民間智庫與第二管道的可能性。政府除了面對產業需有完整配套,現在中美關係出現變數,對台灣而言,這是掌握產業話語權的關鍵時機,企業界也應有正確的認識。

為擁有近40年資歷的產業分析師,一手創辦科技專業媒體《電子時報》(DIGITIMES),著有《矽島的危與機》、《東方之盾》、《斷鏈之後》、《科技島鏈》、《巧借東風》、《西進與長征》、《出擊》、《電腦王國ROC》、《打造數位台灣》、等多本著作。曾旅居韓國與美國,受邀至多家國際企業總部及大專院校講授產業趨勢,遍訪中國、歐美、亞太主要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