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代時,麻省理工學院(MIT)教授Lynn Conway與加州理工學院(Caltech)教授Carver Mead提出,將設計技術從製程技術中抽離的概念,並主張以電腦程式來進行晶片設計。這樣的概念是EDA設計工具的濫觴,也大幅提高了晶片的設計複雜度,但沒有人預先知道這個市場能有多大。
1971年成立的英特爾(Intel),1974年在全球DRAM市佔率已經超過8成。但1976年,日本通產省結合NEC、東芝(Toshiba)、日立(Hitachi)、富士通(Fujitsu)、三菱電機(Mitsubishi Electric)等公司共同成立「VLSI研究技術組合」,到1980年的4年之內提交了上千件的專利,也同步研發電子束曝光機、光罩設備、蝕刻設備,這是日本半導體產業在1980年代能夠彎道超車的關鍵。
日本的記憶體產品導致美商鉅額虧損,在美國政府主導下,美日兩次在1986與1991年簽訂「美日半導體協議」,除了課徵反傾銷稅之外,也讓南韓廠商爭取到伸展的空間,但英特爾也決定在1985年退出DRAM市場的競爭,專注在微處理器。這是英特爾在關鍵時刻,掌握到個人電腦(PC)商機,決定全力以赴,全面掌握半導體的市場。
英特爾在1986年時,看到IBM相容電腦的商機,與台灣蓬勃發展的白牌市場,英特爾不再參照IBM的規格,定義了自己的CPU架構。為了確保CPU的充分供應,英特爾在加州、奧勒岡、亞利桑那、以色列都興建了半導體工廠,而這也是台灣在美國標準下,一次參與國際市場的重大契機。
在MIT的架構下,全球PC市場蓬勃發展,台灣在1990年代搶下了全球PC製造業的80%商機,也奠定了台灣電子工業的發展基礎,而半導體也因此受惠。
2008年金融海嘯,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連續兩年的資本支出成長36%與23%,加上南韓政府指導SK集團在2012年購併海力士(Hynix),這場被南韓媒體稱為「膽小鬼遊戲」的賽局中,台韓一消一長,也成就了今日南韓半導體業寡佔全球記憶體產業的格局。
現在一座12吋晶圓廠大約需要新台幣2,000億元,積體電路不斷微縮,複雜度、成本愈高,Fab-lite是大勢所趨。產業成熟了,招式也不能用老。過去英特爾嘗試生產主機板,現在微軟(Microsoft)自己做Surface NB,都不是為了獲利,而是為了建立典範。
這個行業的天花板有多高,其實跟領導人息息相關。如果再來一次「大蕭條」,我們敢於跟南韓一樣,在不景氣時「危機入市」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