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應用 影音
DTResearch
ST Microsite

事業的靈魂:島國產經媒體的宿命

經營事業沒有靈魂的話,那如何談永續經營?

英國金融時報(FT)走出了英倫三島,成就在國際市場上的影響力;日本經濟新聞(Nikkei)不以國內市場為滿足,在「日本第一」的年代開始走出日本,Nikkei Asia成為知名的品牌。如果我們只以「股市」這種一夜新聞為依歸,或者以最快的速度,拼湊的數據分析來爭取讀者的眼球,這些新聞如果都在Google找得到,那麼這個市場的商機到底有多大?

DIGITIMES的市場是被創造出來,而不是從傳統的商機中與同業前輩分享的,所以「定義市場」是創業家的首要工作。上週我連載了10篇《三星看漲、看跌》的文章,這篇文章也吸引了南韓幾家媒體轉載,政府得用多少錢才能創造這樣的價值呢,或者這才是公廣集團戰略目標!

台灣有三家財經報社,DIGITIMES的知名度不如兩家同業前輩,但我們真的是同業嗎?從新聞取材、內容結構、事業結構到目標市場通通不一樣,那麼我又何必在意許多上市櫃企業在上市時不給廣告,不用我們的版面「公告上市企業」的訊息呢?

DIGITIMES可以「天天」都談電動車、電池,也可以談低軌道衛星,然後從開放組網談到第三類半導體。由於不以股市為新聞寫作的基準點,記者下筆海闊天空,媒體工作者近悅遠來,可以從我們這幾年員工流動率低,新進員工素質是業界翹楚的變化可以略知一二。

如果DIGITIMES已經脫離童稚期的事業發展階段,那麼在成長過程中學習到的經驗,應該慢慢地形成邏輯思維,並善用優勢,完全擺脫傳統市場僵化的競爭模式。

與其說我是創業,不如說是從電子業的龐大產業中,找到一塊可以創造專業資訊服務市場的商機,這個商機與他人無關,也無競爭關係,而這同時也是台灣科技產業的一次實驗,DIGITIMES的經驗可以是硬體製造業創造軟性價值的延伸嗎?

從南韓媒體引用,上週荷蘭媒體與今天美國之音的專訪,都證明了台灣科技產業動見觀瞻。下週27日,DIGITIMES將舉辦「亞洲供應鏈高峰論壇」,我們邀請了哈佛大學專長供應鏈研究的教授、TATA的採購長與華爾街日報(WSJ)首席經濟學家共襄盛舉。

當晚也有印度駐台代表處與我們共同主辦的「印度之夜」,除了各國駐華使節參加之外,將會有一位來自印度的「重量級貴賓」線上談台印的合作之道,這種跨國活動,在疫情期間,更是吃力不討好。不討好的工作、新聞由DIGITIMES承擔,謝謝負責新南向的政務委員鄧振中可以撥冗參加,也歡迎大家共襄盛舉。

我大剌剌地專欄中宣傳「亞洲供應鏈高峰會」的活動,因為這不僅是商業活動,同時也是我們台灣社會的共同價值。

為擁有近40年資歷的產業分析師,一手創辦科技專業媒體《電子時報》(DIGITIMES),著有《矽島的危與機》、《東方之盾》、《斷鏈之後》、《科技島鏈》、《巧借東風》、《西進與長征》、《出擊》、《電腦王國ROC》、《打造數位台灣》、等多本著作。曾旅居韓國與美國,受邀至多家國際企業總部及大專院校講授產業趨勢,遍訪中國、歐美、亞太主要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