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形冠軍》這本書膾炙人口,全球暢銷100萬冊以上,作者赫曼.西蒙(Hermann Simon)研究隱形冠軍30年,最近又出版《隱形冠軍2.0》,他特別提到德語系國家隱形冠軍的比例特別高,甚至全球入選隱形冠軍的企業中,有57%是來自德語系國家。
如果以人口為基礎計算的話,德語系國家每百萬人有將近20家隱形冠軍,這與德意志聯邦在19世紀末才統一成為一個國家的背景息息相關。在統一之前,德意志聯邦的屬民必須跨境貿易,因此德語系的隱形冠軍有80%以上的營業額來自海外市場,加上德國人對專業工匠的尊重,德語系國家隱形冠軍特別多,這些成就其來有自。
在亞洲國家中,台灣隱形冠軍的比例特別高,在西蒙的研究中,台灣共有105家企業入榜隱形冠軍,其中電子業的比重大約是50%,台灣每百萬人有4.45家隱形冠軍,比例遠高於亞洲國家。其次,德國隱形冠軍的平均營收是4.67億歐元,相較台灣是新台幣219億元,大約7億歐元,這也與台灣的隱形冠軍都是硬體製造商有關。
另外,德國有22%的隱形冠軍年營收低於5,000萬歐元,低於1,000萬歐元的企業也有2%。顯示這些企業都在非常特殊、專業的領域中,佔有一席之地。
同樣在電子業上成就非凡的日本、南韓為何極少隱形冠軍呢?基本上,日韓業者都依附在特定大集團旗下,不像台灣廠商是先建立足夠的競爭力之後,才能向進口替代推進,每一個過程都是硬碰硬的硬仗。而台灣的鴻海、廣達、緯創、和碩這些EMS製造大廠,就是台灣成功企業的出海口。
東亞各國產業結構不同,但顯然台灣更有利於養成隱形冠軍。台灣隱形冠軍多數創辦於1970年代與1990年代,而這個時代也正是第一代、第二代台灣電子業蓬勃發展之際。台灣電子業的新創企業多數集中在新竹、台北的高速公路兩旁,隱形冠軍都是先在台灣打會外賽,然後才進入全球頂尖的賽局。
根據西蒙的定義,隱形冠軍必須是該領域全球前三名或該洲第一的企業,營業額在50億歐元以下,高毛利、高獲利率,他們通常不為世人所熟知,作者也說:「台灣本身就是隱形冠軍」,這與台灣廠商專注特殊專業領域,且以代工為主的事業模式息息相關。
西蒙談到隱形冠軍的對手,多數是鄰近地區的企業,這也呼應競爭力分析大師波特(Michael Porter)說的:「產業內部競爭,會創造更好的競爭力」。我想起以前我常說:「台灣人關起門來打得你死我活,躺在地上的都是日本人、南韓人」。其次,我認為台灣的隱形冠軍遠遠超過105家,因為他們真正隱形,讓西蒙也找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