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應用 影音
Microchip
ADI

陳孟凱談壯世代三高:高所得、高壽命、高智能

台大電機畢業,美國名校電機博士,做過很多半導體計畫的陳孟凱,在1998年之後決定改變人生,回到台灣推廣安全的食農文化。

農產品從添加很多化合物,到最接近土地,沒有任何添加物的有機農作,中間的價值差異非常明顯,在獲利的誘惑下,農產品已經非常接近標準化的工業產品了!

農業的價值不僅在於GDP的價值概念,農業涵養土地,創造就業機會,更重要的是人均所得已經3.5萬美元的台灣,是要用金錢驅動社會的發展,還是社會理念來運用資本的價值。

老齡化是大家共同的議題,只是日本65歲以上人口佔15%的老齡社會進入到20%的超老社會,總共花了11年,而台灣僅僅7年就會達標。

陳孟凱口中的「壯世代」是年過50歲的台灣人統稱,年過50歲的台灣人經歷過困頓、創造了經濟奇蹟,他們擁有高壽命、高智能、高資產「三高」。但如果以傳統觀念對待銀髮族,不再期待他們的社會價值,那就大錯特錯了。

如何導引壯世代有意義地參與社會價值的創造,反倒是台灣老齡化社會應該省思的課題,讓銀髮人口參與農業的意義,也不僅是採菊東籬下的生活樂趣而已。

農業絕對是高風險的產業,除了難以預測的氣候變遷之外,層層盤剝的銷售通路,都讓很多農民為了脫離困境、鋌而走險。農業、化肥的濫用,讓土地的品質驟降,現在台灣農業需要的不僅是年輕人下鄉,更應該讓富裕的老齡人口,有意義地參與農業建設。

陳孟凱回到台中老家,在中清路結合幾十家優質農業的經營者,透過內部交易經營「合樸農學市集」、「樹合苑」,共同生產可以被消費者信賴的農產品。

您會認為陳孟凱趕時髦、唱高調嗎?參與過半導體、電子業,都明白經濟規模、成本效益的問題,陳孟凱參與半導體業多年,怎會不明白這個道理呢?

1981年台大電機畢業的這一班,工研院劉文雄院長是孟凱的同班同學,同學中不少人在台積電,有人留在台大、清華擔任教職,但也有人放棄事業做了神父,跑到宜蘭隱居研究世界史,還有一個人在電子時報擔任總編輯(烏凌翔)。

聰明早慧的孩子,出路多元,但金錢似乎不是共同的追求。讓高壽命、高智能、高資產的壯世代有意義地參與社會進化與價值的創造,是老齡化社會維持動能的關鍵要素。
 

為擁有近40年資歷的產業分析師,一手創辦科技專業媒體DIGITIMES,著有《決勝矽紀元》、《矽島的危與機》、《東方之盾》、《斷鏈之後》、《科技島鏈》、《巧借東風》等多本著作。曾旅居韓國與美國,受邀至多家國際企業總部及大專院校講授產業趨勢,遍訪中國、歐美、亞太主要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