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應用 影音
Microchip
ST Microsite

資料霸權的崛起與終結(下)

把數位資產的擁有權及管理權歸還用戶,可督促科技巨擘重新思考與用戶協作的方式,有利未來社會與經濟的整體發展。TechSpot

到底該怎麼合理使用及保護個人的資料?2018有個熱門主題,可稱之為「通用型個人資料保護規範」(General Data Protection Regulation, GDPR)。我認為,GDPR的出現對現今有兩大貢獻。第一是警示企業該更小心的面對用戶資料;其次是用戶應意識到個資濫用的現況越來越嚴重,需提高對個人資料使用及管理的意識。即便如此,GDPR該如何落實到各自的現實生活?關於這一系列實務的討論,還需要再等等,才能看到更多實務層次討論。

個人在授權企業使用資料時,應清楚瞭解其使用的企圖,對吧?然而,究竟什麼叫「合理」使用個資?假使企業持續蒐集用戶資料,用之於內部開發產品、增加企業的市場競爭力,且不讓任何外部第三者知道,這屬於合理用途嗎?沒有人真正「知道」資料被使用的狀況,可能連企業都不曉得用了哪些用戶資料優化其演算法或產品與服務,遑論用戶本身。

只要資料歸業者管理、儲存,即便用戶得以主張擁有資料及要求管理者善盡保管權,對用戶來講,資料的流向及使用,永遠如同在一個「黑盒」中。資料若被誤用、濫用或盜用,若業者刻意隱藏不揭露,資料擁有者永遠不可能第一時間知道自己的個資正處於高度風險。

但我們真的能拒絕科技巨擘蒐集、儲存及使用用戶個資嗎?在現有的現實條件裡,這並不容易。除非我們願意付費使用業者的網路服務,支持他們的營運費用及合理獲利。

這裡產生了一個邏輯衝突。一方面,付費使用網路服務是個不易調整的習慣;另一方面,整個現代社會又逐漸意識到科技巨擘正利用其資料霸權增加影響力。我們該以什麼方式來面對這個挑戰?

要解決這個問題,必需讓用戶能自主管理自己的資料。用戶必需能管理自己的「數位資產」,數位資產包括在網路上產生的原生數位資料,也可能是在現實生活中能被資料化的實體項目,包括用戶的健康與就診資料、財產、教育狀況、工作…等,都應該是數位資產所包含的範圍。

當用戶擁有數位資產的管理權時,無論儲存在哪裡,任何人或業者若要使用其資料,必需得到用戶的授權允許,才能在合理範圍內使用。每一次使用都應該先談好使用的限制,如事先說明使用資料的意圖、時間範圍等;甚至還要將使用資料得到的利益,以一定比例回餽給用戶,進而提高用戶分享其個資的意願。

如此一來,科技巨擘不再「獨佔」用戶資料。他們需與用戶進行商業上的協作,建立更透明、開放、平等的資料使用機制,或者提供更優惠的誘因給用戶。支配資料的權力將回到用戶本身,用戶可以隨自己的意願提供給研究者、政府、企業使用。科技巨擘不再獨佔一塊肥沃的數位領土,這高聳的圍牆可望打破,促使資料經濟更為開放與活絡。

作者無意敵視文中曾提到的科技巨擘,其現有的商業模式及資源也是經由長時間所累積而來。但即便如此,這些科技巨擘也的確透過其資料霸權,正跨過實體疆域、產業,企圖占住更好的戰略高點。讓企業擁有過大的權力及影響力,對任何組織與個人都是潛在風險。

本文認為,把數位資產的擁有權及管理權歸還用戶,可督促科技巨擘重新思考與用戶協作的方式,將有利於未來社會與經濟的整體發展。企業只要妥善的與用戶協作,依舊能使用資料來開發產品、服務,強化自身的優勢。只不過在過程中,即便是單一用戶的重要性也會大大提升,不再完全由企業決定如何使用資料。這將提升企業與一般用戶的合作關係,進而逐漸消弭資料霸權的高牆!

投身資通訊產業超過十年,角色在分析師、市場開發者與專業幕僚間切換。 曾於華碩電腦及廣達電腦擔任幕僚;亦曾服務於資策會產業情報所及工研院雲端中心。最近一份經驗是參與國內區塊鏈新創公司,擔任市場開發經理一職。 專長領域包括網路通訊、行動通訊、雲端運算、消費性電子產業與區塊鏈。熱愛探討分析資通訊產業動態與趨勢。認為現今時代變化快速,需要足夠的產業知識與研究熱情,好隨時隨地為讀者提供觀點與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