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軍用SiC脫勾多時 隱形戰機偵測成博弈焦點
第三類半導體碳化矽(SiC)材料,可應用於軍事領域,實際上,美、中雙方軍用SiC相關供應鏈,已完全脫鉤數年,在此期間,偵測隱形戰機的雷達成了彼此私下較勁的重點。
供應鏈業者指出,SiC料源主要分為導電型及半絕緣型。簡單來看,兩者差異就在摻入的材料成份調配。所以,多數來說,只要擁有任一款的SiC長晶技術,要發展另一方顯得輕而易舉。
另外,美國近期針對中國成熟半導體製程,與SiC供應鏈啟動「301條款調查」。此次調查範圍,以應用於電動車、再生能源逆變器等導電型SiC為主。
部份業者私下戲稱,中國SiC產業有現下成就,就是拜美國所賜。因為早在川普1.0時期,美國SiC料源仍主導全球之際,就對SiC出口進行管制,重點就在軍事用的半絕緣SiC。
其中,禁止其SiC料源出口至中國,至於其它國家業者的採購、則必須揭露應用領域及終端客戶名稱。因此,就SiC軍事應用領域的視角來看,美、中已完全脫鉤多年。
業者表示,脫鉤期間,美、中雙方在軍事用半絕緣SiC發展私下較勁力道愈來愈強。
尤其使用碳化矽基氮化鎵(GaN-on-SiC)元件或模組的軍用雷達,才能有效偵測到隱形戰機,這是雙方投入重點項目。畢竟身處國際動盪的時代,各國都擔心敵軍戰機躲過偵測、有效跨境探訪。
由於軍事戰力與國家安全劃上等號,所以,在成本評估上,也異於一般商業考量,政府會盡其所能支持。
業者透露,川普1.0時期的SiC管制禁令,被認為是刺激中國SiC加速發展的主要動力。
因為美中關係緊張,彼此不斷強化軍備競賽,所以近幾年,中國稱得上「不計代價」發展SiC,尤其是半絕緣領域,同步帶動上述導電型SiC產業發展。
近期中媒揭露,中國兩大SiC晶片代表廠山東天岳及山西爍科,陸續揭露其12吋高純半絕緣SiC晶片進度。
前者於近一季德國慕尼黑半導體展首度亮相,後者即在近期成功研製。預估2027年中國將投入12吋小規模量產。
而中國視2025、 2026年為8吋SiC快速成長期,同期率先跨入8吋量產的美國SiC龍頭Wolfspeed,卻因設備折舊費用大、生產良率掌控度不佳等因素,陷入經營壓力。
業者認為,當然,中系廠展示12吋SiC晶片進度,或有更高成份,是為了展現科技肌肉,是否真會在2027年投入量產,仍是未知數。
畢竟現下中國SiC料源正陷入供過於求的窘境,主流的6吋成為重災區。
這使政府為掌控市場秩序,限制8吋生產路條的發放,因未取得路條者無法向銀行貸款,也無法爭取公家標案,這使不少已投入8吋研發的業者,被迫先止步觀望,這恐讓12吋SiC更遙不可及。